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眼内炎 > 眼内炎治疗

近视眼中医治疗六法

导读:近视眼中医名“能近怯远症”。笔者根据“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此窍不通”,“心者,神之舍也”,“神光者,谓目中自然能视之精华也。夫神光原于命门,通于胆,发于心。”等理论,采用升阳泄阴、补阴壮阳、益心定志、养血安神、舒肝明目、温补命门等法,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于下:

治疗六法

01升阳泄阴法:

东垣说:“能近视不能远视者,阳气不足阴气有余”。能近怯远症,如兼见耳鸣失聪,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疲倦无力,口苦咽干,脉虚无力者,法当升阳气泄阴火。

方用加减益气聪明汤:黄芪10g,党参10g,蔓荆子10g,升麻6g,葛根10g,黄柏10g,白芍10g,菖蒲10g,柴胡10g,炙甘草6g。

02补阴壮阳法

海藏说:“目能近视知其有水,不能远视责其无火”。张景岳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能近怯远症,如兼见精神不振,腰膝酸冷,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者,方用补阴壮阳汤:熟地20g,茯神10g,枸杞15g,菊花10g,党参10g,菟丝子10g,楮实子10g,肉苁蓉10g,锁阳10克。

03益心定志法

《灵枢·大惑论》说:“目者,心使也。心者,神之舍也”,《审视瑶函》说:“过虑多思,因乱真而伤神志”,神志伤则目不能远视。

能近怯远症,如兼见心悸气短,神疲体倦,舌淡苔白,脉细弱者,法当补益心气,定志安神。

方用加味定志丸:远志g,菖蒲g,党参g,茯神g,黄芪g,朱砂15克(另研极细水飞),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黄豆大,朱砂为衣,早晚各服10g,开水送下。

04养血安神法

《素问·五藏生成篇》说:“诸脉者,皆属于目”,“诸血者,皆属于心”。《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久视伤血”。《审视瑶函》说:“久视伤睛成近觑”。

能近怯远症兼见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口咽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者,宜养血安神。

方用加味补心汤:党参10g,丹参10g,玄参10g,天冬10g,麦冬10g,远志10g,酸枣仁10g,生地20g,柏子仁10g,五味子6g,木贼草10g,菊花10g,茯神10g,当归10g,桔梗10g,朱砂1克(另研极细水飞吞服)。

05舒肝明目法

《灵枢·脉度篇)说:“肝气通于目,肝和则能辨五色矣”。若肝气郁结,经络涩滞,则目之光华不能发越于远。

能近怯远症,如兼见眉骨酸疼,头痛眼胀,干涩昏花,脉沉弦,或沉而无力者,法当疏肝解郁。

方用加减舒肝明目汤:当归10g,白芍10g,柴胡10g,茯苓10g,栀子10g,丹皮10g,青皮10g,香附10g,桑葚子20g,女贞子20g,夏枯草10g,甘草5g,石决明10克

06温补命门法

《审视瑶函》说:“夫火在目为神光”,“夫神光原于命门”。又说:“近视乃火少”。命门火衰,神光不足,而成能近怯远症。

眼目昏暗,时见黑花渐成内障者,宜温补命门。方用加味补肾丸:磁石30g,石决明30g,苁蓉30g,菟丝子30g,枸杞30g,补骨脂30克。共为细末,用麻雀15只去毛咀足,留内脏,洗净,加青盐60g,水ml同煎,令麻雀烂,水将尽为度,取出捣如泥,和药末为丸(可加适量炼蜜)如黄豆大,每服10g,早晚各1次。

病案举例

例一、朱xx,女,12岁。两目视远不清年余,近来看不清黑板上的字,曾在x医院诊断为屈光不正。验光配镜一2.5D,矫正视力1.2。因不愿戴眼镜,于76年3月21日来诊。

查视力,远:右0.6-1,左0.5+1,近:1.5(双),眉棱骨酸疼,头晕眼胀,干涩昏花,舌苔薄白,脉沉弦。

此劳瞻竭视。用心太过,肝气郁结,气机不畅,经络涩滞。内服加减舒肝明目汤10剂,嘱其加强体育锻练,注意用眼卫生,坚持做眼保健操,经常望远,药尽自觉好转,远视力双眼各增加1行。但失眠多梦,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脉沉弦细数,改用养血安神,滋阴明目之剂。方用加味补心汤10剂。双眼远视力均为0.8,能看清黑板上的字,无其他不适。药已取效,仍宗上法,以加味补心汤15剂,研细末,炼蜜为丸如黄豆大,每饭后服15g,日3次。1月后复查,双眼远近视力均为1.5。

例二、彭某,男,9岁。其父高度近视。患儿因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医院诊断为屈光不正,建议验光配镜。因不愿戴镜,于79年5月12日来诊。

查视力,远:右0.6,左0.5,近:1.5(双)。外眼及眼底正常,面色皖白,形寒肢冷,精神不振,舌淡苔白,脉沉细。此先天不足,加之用眼太过,如能坚持远眺,注意用眼卫生,尚有转机。

拟补阴壮阳汤,兼服加味定志丸。1月后双眼远视力0.9。药已取效,仍宗上法,3月后双眼远近视力均为1.5。

讨论与体会

1.近视眼虽然可以验光配镜矫正视力,但有的仍不断发展,需多次更换镜片。高度近视眼,常能引起玻璃体混浊,黄斑及视网膜出血、萎缩、变性、裂孔、脱离等并发症,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失明。

2.《审视瑶函》说:“久视伤睛成近觑”,“劳瞻竭视,能致病而损光华”。所以从事文字工作,描刺雕刻,绘图设计,及其近距离工作人员患近视者多,尤其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若不注意用眼卫生,看书写字姿势不正,距离太近,时间太长,字迹太小,照明不良,等都是酿成近视的外因。但也有长期从事精密近距离工作而不患近视的,也有农民、文盲、学龄前儿童患近视的,或只有一只眼患严重近视的,因此不能忽视内在因素。

3.近视眼的治疗除排除外因外,还要审证用药调整内脏。如年龄小,发病时间短,视力在0.8以上:屈光度在一2.0D以下者,多属清阳不升,心肾阳虚,肝气郁结。选用益气、定志、补阳、舒肝等剂;肾气不固,小便频数或失禁,宜补肾固摄,选加龙骨、牡砺、五味子、菟丝子;心气不足,血行不畅,影响肺气的输布与宣降,宜补益心肺,加入保元汤,心脾不足,食少便溏,宜合四君子汤;鼻流浊涕宜合苍耳散;睛珠胀痛宜合补肝散;风甚作痒选加荆芥、防风、刺蒺藜;血瘀目赤选加当归、白芍、丹参。

若视力在0.2以下,戴镜时间久,屈光度在一6.0D以上者,阳损及阴较多,选补心、补阴、补肾等剂;咽干唇焦,舌燥口渴,宜滋补津液,加玄参、麦冬、生地;神光自现,萤星满目,宜滋阴降火,补水宁神,防止眼底出血,视网膜脱离。

4.近视虽有遗传因素,但从临床观察,发现早,治疗早,注意用眼卫生,可以不成近视。凡经过治疗,在提高视力的基础上,注意用眼卫生,坚持体育锻练,坚持做眼保健操,坚持远眺,是有利于巩固和提高疗效的。总的防洽原则是消除致病的外因,调整肝胆心肾等内脏功能,多用补益之剂结合通调,相辅相成,以补为主,以通为用,使阴阳平衡,水火相济,血旺精充,肝气有余,胆汁充盈,经络润泽,血脉和利,则目光炯炯。

全国独特中医眼病新疗法,通过中医按摩加全息手法专治各种青少年眼病和青少年体质差问题,全方位调理使身体恢复健康最佳状态,还患者一双清晰明亮的眼睛。

疗法特点

1、通过按摩加全息疗法由易至难。针对现代医学无法治疗的眼病,根据病患的不同体质,虚者补之,实者泻之,运用中医经络穴位,增强人体抗病能力,刺激经络,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整脏腑,使机体处于最佳状态。

2、通过调理青少年身体明显长高,发育良好,体弱多病情况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精力充沛。

3、对多动症、自闭症、叛逆性格—次见效,十次全愈。

4、分享多年临床经验,让更多的朋友受益,为患者们解除近视之苦。全面恢复身体健康,还给患者们一双明亮的眼睛。

5、通过全身整体调整以使气血充盈,配合肢体运动,防病治病,精力充沛,体力旺盛,自然达到神光充沛,视野越来越清晰。

授课内容

1.授课专家秉承家传,治疗近视、根治单纯性近视。弱视、散光、斜视等眼疾。

2.近视不治疗的危害与戴眼镜的度数加深。

3.手机族导致的“眼疲劳”广范性与快速恢复,立竿见影。

4.眼睛酸痒、胀痛、迎风流泪、畏光—次治愈。

5.干眼症治疗的快速性,一次愈。

6.眼周黑眼圈、大眼袋、肿眼泡的祛除。

7.全身调理配伍食疗、增视力、恢复精气神。

8.利用四维立体针法机理,及全息理论加手法治疗糖尿病引发的诸种眼疾。

来锦兰老师授课现场

对眼睛的

人的眼睛也不过几厘米,小小的眼白睛分成八区,容纳13个穴,各区的比例相等,但1、2、4、6、7五个区是肺、大肠、肾、膀胱、肝、胆、心、小肠,脾、胃各占二分之一,平分春色。3、5、8区是上焦、中焦、下焦,自占一个整区。眼针穴不另取穴名,属于某区即名某区名,如“上焦区”、“肝区”等,总名“眼针眶区十三穴”。穴的位置均距眼眶2毫米。整个经区也不过指头大小,与经穴和经外奇穴差不多,而一区两穴的就更小了。找穴时以瞳孔为中心,按钟表的比拟把各区分辨清楚,每个穴占据眶内眶外一定的范畴,找穴要准是首要条件。

眼图八区

脏腑的关系

口诀

乾一肺大肠,坎二肾膀胱,艮三属上焦,震四肝胆藏,

巽五中焦属,离六心小肠,坤七脾和胃,兑八下焦乡。

原则

取穴即所用的穴,又名配穴。一般针灸取穴比较复杂。眼针疗法取穴只有三种方法:

1.循经取穴眼针循经取穴,即确诊病属于哪一经即取哪一经区穴位,或同时对症取儿个经区。

2.看眼取穴据观眼识病哪个经区络脉的形状、颜色最明显即取哪一经区穴。

3.病位取穴按上、申、下三焦划分的界限,病在哪里即针所属上、申、下哪个区。例如头痛项强,不能举臂,胸痛等均针上焦区;胃痛,胀满,胁痛等针申焦区;脐水平以下,小腹,腰臀及下肢,生殖、泌尿系统疾病均针下焦区。

框内框外的

因为眼针疗法是前所未有,从临床探索而创造的,无参考材料,只靠实践。最初是针眶内,虽然有效但往往引起针后出血。体针出血是常有的事情,用棉球一擦就可以解决。但眼睛不同其他部位,血末流出而淤积在球结膜下这就会引起眼珠赤红或肿胀,数日乃至十余日才能恢复。以后想出一个方法,针刺之前,先用纱布冷敷使眼球的血管收缩然后针刺。

这样行针,出血的事故减少了,但不能完全没有。以后把穴位移到眶外,出血的事故大大减少,但眶下四穴,如果刺着眼险皮下的血管往往引起眼皮乌青,让患者不满,我也感到惭愧。经过研究发现用针不合适是造成出血的主要原因。

怎样

针?

在眼睛上扎针,非同小可,用针要选什么样的针呢,当然要细要短。经过实验多种针最后比较,以29号直径0·34毫米、长15毫米即0·5寸的不锈钢针最为合适。从此就用这种针作为标准的眼针针具。

眼针的

1、点刺法在选好的穴位上,一手按住眼睑,病人自然闭眼,在穴区轻轻点刺五次到七次,以不出血为度。

2、眶内刺法在眶内紧靠眼眶眼区中心刺入,眶内针刺是无痛的,但要手法熟练,刺入准确。眶内都用直刺,针尖向眼眶方面刺入。进针0.5寸。手法不熟时,切勿轻试。

3、沿皮横刺法应用在眶外,在选好的经区,找准经区界限,向应刺的方向沿皮刺入,可刺入真皮达到皮下组织中,不可再深。眶外穴距眼眶边缘2毫米。每区两穴的不可超越界限。

4、双刺法不论直刺、横刺、刺入一针之后可在针旁用同一方向再刺入一针,能够加强疗效。

5、表里配合刺法也叫内外配合刺法,即在选好的眼穴上,眶内、眶外各刺一针,效果更好。

6、压穴法在选好的区穴,用手指压迫,病人感到酸麻为度。有的医生用火柴棒、点眼棒、三棱针柄代用针刺,而效果相同。针刺的效果是有时间性的,病人如患疼痛症,在医院针刺已止痛,夜间在家又发生疼痛,怎么办:有些病人提出这个问题,可嘱其于疼痛发作时,手压医生针过的地方,效果亦佳。儿童,畏针的病人,路远不能常来的病人都可以使用压穴法。

7、眼区埋针法对疗效不巩固的病人,在眼区穴埋王不留、皮内针均可。

8、电针法不得气的,经用眼针后5分钟还不生效的病人,可在针柄上通电流以加强刺激,方法和一般电针一样。

9、缪刺法一侧有病,针患侧无效时,可在对侧眼区同名穴针刺之。

10、配合其他疗法眼针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配合其他疗法使用。如体针,头针,梅花针,耳针,皮内针,按摩,气功,药物,水疗,蜡疗及各种体疗。

进针

起针

进针

眼针进针要稳、准、快。一手持针,另一手按住眼睑,把眼睑紧压在手指下面,右手拇食二指持针迅速准确刺入。在眶外的穴位均距离眼眶2毫米,眶上四穴在眉毛下际,眶下四穴与眼睑相接,如不把眼睑按在手指下边而且按紧就有皮下出血的可能。

起针

学习眼针应先学起针,后学扎针。起针时用右手二指捏住针柄活动几下,缓缓拔出1/2,少停几秒钟再慢慢提出,急用干棉球压迫针孔片时,或交给病人自己按压一会儿。

眼球

眼球经区定位

两眼向前平视,经瞳孔中作一水平线并延伸过内外眦,再经瞳孔中心作一垂直线并延长过上下眼眶。于是就把眼分为四个象限,再把每个象限划分为2个相等区,即成为4个象区、8个等区。此8个相等区就是8个经区。左眼属阳,阳生于阴,8区排列顺序是顺时针方向;右眼属阴,阴生于阳,8区排列顺序是逆时针方向。但各区代表的脏腑则左右相同。1区为肺、大肠;2区为肾、膀胱;3区为上焦;4区为肝、胆;5区为中焦;6区为心、小肠;7区为脾、胃;8区为下焦。每区所占的范围,用时钟计算为90分钟。

如左眼1区10时30分至12时;右眼逆行,右1区为7时30分至6时,余次类推。其穴位则1、2、4、6、7区,每区各2个;3、5、8区,每区各1个,统称8区13穴。

眼诊三焦区和眼针三焦穴的含义不拘于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肾膀胱的说法,而是根据《灵枢·营卫生会》、《难经·三十一难》、《医经精义脏腑所属》中有关三焦的论述,把三焦的分布扩大到整个人体的内外。上焦是指膈肌以上,包括头面、五官、上肢、胸背及心脏、肺脏、食管、气管等;中焦是指膈肌以下,脐水平以上,包括腰背部和上腹部及所属区的内脏等;下焦是指脐水平以下,包括腰骶部、盆腔、臀部、泌尿生殖系统及下肢等。

眼针穴位把全身的个经穴的作用,归纳为13个穴,其穴位分布皆在眼眶边缘2分许。这些穴位是古今针灸书上没有的,故总称为“眼周眶区穴”。

开课通知

来锦兰老师将于

01月20日—01月22日(19日报到)北京开课啦!

研修费:元,特价

咨询电话/







































白癜风症状有那些
广西省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fkdgq.com/ynyzl/102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