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得了白内障怎么办
正常人的晶状体是透明的,光线透过晶状体进入人眼,人眼才能看清物体,但各种原因如老化、遗传、代谢异常、外伤、辐射、中毒等引起的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称为白内障。光线被混浊晶状体阻扰,无法投射在视网膜上,导致视物模糊。白内障是世界范围内致盲的首要因素,在老年人群众中发病率最高,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
白内障有哪几种类型
临床上一般把白内障分为先天性白内障和后天性白内障。
01
先天性白内障
又叫发育性白内障,多在出生前后即已存在,或在儿童期内罹患,能导致婴幼儿失明或弱视,失明儿童中有22%~30%为白内障所致,是一组严重的致盲疾病,严重影响儿童的视力发育。
02
后天性白内障
指出生后因全身疾病或局部眼病,营养代谢异常、中毒、变性及外伤等原因所致的晶状体混浊,包括老年性白内障(最常见)、并发性白内障(并发于其他眼病)、外伤性白内障、代谢性白内障、放射性白内障、药物及中毒性白内障6种。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有哪些表现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又称老年性白内障,是从中老年开始发生的,随着年龄增加,患病率明显增高。患者常双眼发病,自述有眼前阴影和渐进性、无痛性视力减退的症状,会出现单眼复视或多视,一些患者会出现畏光和眩光。老年性白内障可分为皮质性、核性、后囊膜下3类,以皮质性最为常见。
患了老年性白内障怎么办
对于老年白内障,目前尚无疗效肯定的药物用来预防和延缓其发生和发展,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视力低于0.3或者影响正常生活的老年性白内障,可手术治疗,通常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给予眼镜或角膜接触镜矫正视力。
日常生活如何预防?
1.避开强光:强光特别是太阳光的紫外线会损害眼睛的晶状体,建议阳光强烈时戴太阳镜。
2.多喝水:体内缺水是导致晶状体变浊的原因之一,要让自己养成多喝水的习惯。还要预防腹泻、呕吐和大量出汗,以免脱水引起老年性白内障。茶叶中含有一种鞣酸物质,具有抗氧化反应作用。白内障的发生是由于体内氧化反应所产生的自由基作用于晶状体所致,故经常饮茶可防止白内障的发生。有人研究,每日饮茶3-5杯,对预防白内障的发生和发展具有良好效果。
3.补充蛋白质:人的角膜、晶状体和视网膜都需要蛋白质,蛋白质缺乏,容易患角膜病变、老年性白内障、雀盲眼症等眼病。建议老年人平时多吃瘦肉、鱼类、蛋类、奶类和豆制品。同时,还要常补充鱼肝油,常吃鸡肝、羊肝、猪肝、胡萝卜、香菜、油菜、菠菜等。
4.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科学研究发现,维生素C具有防止白内障形成的功效。因为白内障的形成是由于光线与氧气长期对晶状体产生作用的结果,而维生素C能减弱光线和氧对晶状体的损害,从而可以防止白内障的发生和发展。为此,患有白内障的中老年人应适当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西红柿、大枣、刺梨以及新鲜绿色蔬菜等等。
5.多吃富含锌的食物:据研究,在晶状体中锌的含量较高,而患有白内障的人晶状体中含锌量明显减少。所以,缺锌会促进白内障的形成,因而患有白内障的人应多吃些含锌丰富的食物,如青鱼、沙丁鱼、瘦肉、花生、核桃、牛奶等。
6.多吃富含硒的食物:科学研究发现,当机体内的硒含量不足时,可导致晶状体中的谷胱甘肽氢化酶活性明显下降,白内障的发病率则可明显提高。所以,预防白内障应适当多吃一些富含硒的食物,如芦笋、蘑菇、谷物、鱼、虾等。
7.少吃含胆固醇高的食物:据有关学者研究发现,有白内障的患者,其晶状体含胆固醇量较高,故认为白内障的发生与胆固醇有一定关系,因此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蛋黄、动物内脏等应适当控制食用。
8.护眼习惯:包括平时不用手揉眼,不用不洁手帕手纸擦眼、洗眼。用眼过度后应适当放松,久坐工作者应每隔1~2小时,起身活动10~15分钟,举目远跳或做眼保健操。此外,要有充足的睡眠,及时缓解疲劳。
资料来源: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让老年生活更健康-常见健康问题防治指导》;《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