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眼内炎 > 眼内炎诊断

大爱无疆洪濑男子深受打击,决定死后捐

点击上面蓝色字体洪濑论坛,支持鼓励一下我们吧!

来源:海丝商报

——好朋友患肝癌因没合适肝源撒手人寰

洪濑男子深受打击

决定死后捐献全部器官

4日是清明节,南安洪濑镇谯琉村57岁的戴保国趁着儿女都回来扫墓,开了一次家庭动员大会,宣布自己的一项决定。然而这项决定却让他的子女们大吃一惊,纷纷表示强烈反对。

“我想告诉大家一件事,当我老去,请帮我捐出全部器官,我已经联系了南安市红十字会。”家庭动员大会上,戴保国这样说道。

年4月,戴保国50多岁的好朋友张某患上肝癌。得知消息后,戴保国连续10次前去探望。

“他事业做得非常成功,还有一个27岁未成家的儿子,他说唯一的遗憾就是没能当上爷爷。”戴保国说。

张某告诉戴保国,他患的是肝癌晚期,只剩几个月的时间,如果进行肝移植,运气好能延长几年的寿命,“现在坚持着就是在等合适的肝源,只要有肝源,我就可以等到当爷爷了”。

事与愿违,年农历正月,苦等了近一年的张某还是没找到合适的肝源,撒手人寰。

为此,戴保国深受打击,为张某感到惋惜。年春节期间,他悄悄作出了一个决定。

回忆往事,戴保国觉得,他为了家庭、工作忙碌了一辈子,对社会并没有什么贡献。“人死后烧成骨灰也是浪费,何不捐出器官,让他人的生命得以延续?”

“人终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是我的座右铭。父亲也曾一直教诲我,为人要正派,事事讲道理。我要提前立好遗嘱,并动员家人,和红十字会签订协议书。”戴保国说。

不过,得知戴保国的决定后,他的妻子及儿女均不赞同。

“我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有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甘油三酯偏高等,这一直让我非常不安,怕哪一天发生意外。”戴保国说。

“我现在仍到处奔波,不知道什么时候身体会垮掉。如今,子女都成家立业了,我将在遗嘱里面处理好捐赠器官及遗产分配事宜。生病是件很痛苦的事,希望别人能因此摆脱痛苦。”说着,戴保国又想起了张某,忍不住流下眼泪。

南安市红十字会负责人告诉记者,-年,南安共有7例捐献遗体器官,均是捐献者意外死亡,死者家属作出的决定。

我国器官捐献登记7年增近百倍

“生命馈赠”背后的喜与忧

“年:人;年:人;年,人——几何级的增长,显示的是过去7年间通过书面或网络途径在我国登记捐献遗体和器官的志愿者人数。当生命不可挽救时,“自愿、无偿”捐献能用的器官,让生命以另外一种方式延续,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主动选择。然而,器官捐献,这项在21世纪才在我国起步的事业,发展之路依然任重道远。

从到10万器官捐献志愿登记7年增长近百倍

今年34岁的姚银渊是一名大学生村官。年9月,他的病情已发展到肝硬化晚期,必须进行肝移植手术。幸运的是,一位器官捐献者挽回了他的生命。

“不能忘记,当我们迎接涅槃重生的时候,意味着有一个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有一个家庭正为亲人的离去悲痛欲绝。我们的生命不只属于自己,也承载着另一个陌生的生命、另一个家庭的祝福。”姚银渊说。

来自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年底,通过书面或网络途径登记捐献遗体和器官的志愿者人数累计为人,仅年一年,就有10万余人登记捐献遗体和器官,比年增长约倍。

“器官捐献登记情况可以反映出社会对这项工作的接受和支持程度,可以说器官捐献从零起步,逐步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支持。”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副主任侯峰忠说。

在志愿者捐献登记数量激增的同时,实际捐献数量也明显增加。据统计,截至年底,全国累计实现逝世后器官捐献例,捐献器官个。其中,年实现捐献例,捐献器官个,实际捐献数量比年增长47.5%。

在侯峰忠看来,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与实际捐献数量双增长的背后,是人体器官捐献政策制度的逐步建立、机构队伍的逐渐壮大,这些助推人体器官捐献工作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年5月,我国建立了多部门协作的人体捐献器官转运“绿色通道”,将器官转运环节对器官移植患者的质量安全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公开透明的器官捐献与移植过程,让更多心有善念的人增强了信心,也赢得了世界卫生组织的积极评价。

供需比约1∶30器官短缺缘由何在?

尽管我国公民逝世后人体器官捐献百万人口捐献率已从年的0.03上升到年的2.98,增长近倍,但考虑到13亿人的人口基数,我国的器官捐献率仍然较低,在世界上处于中下水平。

据估计,我国每年大约有30万的器官衰竭患者需要进行器官移植,而每年实现的器官移植手术只有1万多例,从约1∶30的供需比来看,器官短缺依然严重,很多生命仍在苦苦等待。

侯峰忠认为,除受传统观念束缚外,器官捐献率低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公众对器官捐献的认知程度不够。“器官捐献与遗体捐献是不是一回事?”“登记捐献是否意味着必然捐献?”“器官捐献是生前行为还是逝后行为”……关于器官捐献的一些基本知识,许多人并不清楚。

由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蚂蚁金服公益等单位联合发起的器官捐献公众意愿调查结果显示,83%的参与调查者愿意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56%的人不愿登记成为志愿者的原因是“不知道在哪登记或手续太繁琐”。

一些业内人士表示,尽管官方开通了网络、手机等器官捐献志愿登记渠道,但公众知晓程度不高,反映出器官捐献与移植的科普宣传力度不够,也暴露出各地器官捐献与移植系统普遍存在的服务能力不足、管理体系滞后等现实困境。

在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郭长江看来,国家层面缅怀、激励机制的缺失,也是器官捐献工作推广过程中面临的一大问题。“国家层面尚未设立缅怀纪念园地,包括捐献遗体的运送、捐献器官后遗体的火化、捐献者家属的抚恤、捐献者的殡葬安置等方面都没有明确的规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众捐献器官的积极性。”他说。

澄清模糊认知让更多人加入志愿捐献队伍

史铁生、姚贝娜……近年来,许许多多有名或无名的人自愿身后捐献器官或遗体。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提出“鼓励党员、干部去世后捐献器官或遗体”。然而,要让更多的人加入到这项人间大爱的接续传递中,依然任重道远。

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王海波认为,提高器官捐献率的首要任务是普及捐献理念,澄清公众对器官捐献的模糊认知。在他看来,认为“登记了就要捐献”,就是器官捐献登记的一大“拦路虎”。他明确表示,登记捐献与实际捐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事实上,每个逝世的人中,只有1人才有可能符合捐献的医学条件。

“登记捐献仅仅是一种意愿、一种态度。只有当生命不可挽救时,才会达到潜在捐献状态,而潜在捐献者最终能否捐献,需要由医学专家评估后决定。”侯峰忠说。

捐献是否需要亲属同意,是很多人顾虑的问题。侯峰忠表示,目前各地对此规定不同,志愿者登记时原则上需要征求直系亲属意见,得到家人的支持。实际捐献时需要配偶、父母、成年子女等直系亲属书面签字同意。

与西方国家用了三四十年建立起人体器官捐献、获取、保存、运输、分配、移植等一整套体系相比,我国的器官捐献登记与移植事业还处于起步期。王海波说,进一步提高这一体系的公平和效率,是帮助公众建立信任,推动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公众对器官捐献的质量和效率、捐献者和家属权益的保障、信息的公开透明等都有很高要求,必须建立与实际工作需要相匹配的机构和队伍。”侯峰忠提出,要加强国家和省级器官捐献管理机构的建设,壮大器官捐献工作队伍,医院之外的第三方的器官捐献体系,确保器官捐献工作阳光、公正、高效开展。         

来源:新华社

器官捐献相关知识

Q

什么是器官捐献

A

器官捐献就是当一个人被诊断为脑死亡,只能依靠呼吸机和药物维持生命,基于捐献者生前的意愿和家属的同意,以自愿捐献的方式,遗爱人间,或者因为非正常原因而死亡,根据亲人意愿而捐献器官;而获器官捐献的病人,可能是濒临死亡的重患,或是迫切等待器官移植的病人,将得以延续生命,重新开始一段新生的旅程。

Q

器官捐献的分类

A

器官捐献可分两大类,分别是活体捐献与脑死后捐献。活人可以自愿性地把一个肾脏、半个肺、一些骨髓、半个胰脏等捐给自己指定的病人,可以是亲属、爱人或血型相合的人。脑死后捐献则是基于死者生前的意愿(还需要家属同意),捐赠器官给一些急需要进行器官移植手术的病患,以延续生命。

Q

器官捐献的范围

A

器官捐赠的范围包括细胞捐赠、组织捐赠和器官捐赠。细胞捐赠:是指从一个健康人的体内提取有活力的细胞群,输入另外一个需要救助的病人体内。组织捐赠:指将人体的部分组织捐赠给那些需要救助的病人。这些组织包括:皮肤、眼角膜、骨骼等。器官捐赠就是将人体的某个仍然保持活力的器官捐给另外一个需要接受移植治疗的病人。

器官捐献的要求

◆器官供体的基本要求:

1.无恶性肿瘤(原发脑肿瘤除外);

2.无艾滋病;其他传染病,在特殊情况下,为了挽救生命,在采取积极防治措施后亦可考虑;

3.无严重的全身感染;

4.有关器官或组织功能良好。

◆心脏供体的要求:

1.达到器官捐献的基本要求;2.均为脑死亡患者;

3.年龄(男性45岁,女性50岁),但是由于对供心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来源困难,已逐渐放宽年龄范围,甚至更大年龄组(55-60岁)的移植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4.无心脏异常(左室和冠状动脉造影);

5.无严重低血压与心停跳史;6.无严重胸外伤。

◆肝脏的要求:

1.达到器官捐献的基本要求;2.年龄一般无限制,最好65岁;3.无重大肝胆系统疾病;

4.无全身性疾病:结节性脉管炎、胶原疾病;

5.无严重肝外伤;

6.肝脏热缺血时间原则不超过5分钟,最好是有心跳的脑死亡尸体。

◆肾脏的要求:

1.达到器官捐献的基本要求;2.年龄一般不超过60岁;

3.无慢性肾病、少尿性急性肾衰;4.年龄大于60岁、轻度高血压、可治疗的感染、非少尿性急性肾衰、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在病情十分危急,供体来源困难,为了挽救生命,在采取积极防治措施后亦可考虑。

◆角膜的要求:

1.年龄最好在6-60岁,其中以介于18-35岁最佳,小于6个月和大于90岁不适合捐献;

2.恶性肿瘤已侵犯眼组织者以及白血病,何杰金氏病、某些眼部疾病如眼前段恶性肿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病毒性角膜炎、角膜变性或疤痕、青光眼、虹膜睫状体炎、化脓性眼内炎以及做过内眼手术者等不适合捐献;

3.感染过鼠疫、霍乱、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病等患者不适合捐献。其他传染病治愈后,在采取积极防治措施后可考虑捐献,仅限用于板层角膜移植材料。

(中国器官捐献网)

点击“阅读原文”,发布浏览更多洪濑资讯!

赞赏

长按







































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啊
苯酚厂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fkdgq.com/ynyzd/97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