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不完全性流产病案
医院张印生
虞某
女,23岁,年8月8日初诊。
病史
因意外怀孕43天时,医院行药物流产术,阴道流血量中等,血止3天后出现腹痛,阴道出血,淋漓不断,时多时少,紫黯有块。到医院检查:B超提示子宫增大,65mm×55mm×64mm,宫腔内见一25mm×22mm大小强光团回声,可见血流信号,诊断为药流不全,遂进行刮宫治疗。几天后阴道又出血不止,反而出血量比前增多,现已出血月余,不见好转,前来门诊,求治中医。
刻下症见
阴道出血,量多色黯有块,小腹疼痛拒按,情绪抑郁,胸胁胀痛,纳便尚调。
检查
舌质紫黯,脉弦涩。
辨证
恶露不绝,系人流术后,余血未尽,阻滞胞宫,以致新血难安,冲任失调,血不归经,故阴道出血量较多,淋漓不止,紫黯有块;瘀阻气机,血行不畅,故腹痛拒按,正如《成方便读》云:“夫产后血气大虚,固当培补,然有败血不去,则新血亦无由而生,故见腹中疼痛等证……”情绪抑郁,肝气郁滞,气机不畅,则胸胁胀痛。舌质紫黯,脉象弦涩为瘀滞之征。证属瘀滞胞宫,冲任不固;病位在胞宫。
中医诊断
恶露不绝(瘀滞胞宫,冲任不固证)。
西医诊断
不完全性流产。
治法
活血化瘀,调经止血。
方药
《傅青主女科》生化汤加减。
当归10g
川芎10g
桃仁10g
茜草10g
益母草10g
生蒲黄10g
仙鹤草10g
炮姜6g
地榆炭30g
红花10g
乌贼骨30g
三七粉6g
结果
7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二诊
出血量明显减少,血块减小,腹部疼痛减轻,但感疲乏,加生黄芪15g,党参10g,丹参30g,赤芍10g,健脾益气,养血活血。再服7剂。
三诊
出血停止,血块已无,腹部不痛,其他症状消失。
B超复查示
子宫大小正常,内膜回声均匀,宫腔内无异常亮点。
按语
《胎产心法》指出:“产后恶露不止……由于产时损其气血,虚损不足,不能收摄,或恶血不尽,则好血难安,相并而下,日久不止。”
唐容川曰:“既产之后,身痛腰痛,恶血不尽。阻滞其气,故作痛也。盖离经之血,必须下行不留,斯气阻气无阻滞。自作不痛,又能生新血,若瘀血不去,则新血不生。且多痛楚。宜归芎失笑散及生化汤治之。”
本患者虽然不是产后,但药流与产后没有本质区别,药流后阴道流血淋漓不止,属于中医产后恶露不绝范畴。系瘀血不化,阻滞胞宫所致。故投以生化汤加减治疗。方中当归、川芎、益母草、三七行气活血。化瘀止痛;桃仁、红花、怀牛膝活血化瘀,引血下行。仙鹤草、茜草、生蒲黄、乌贼骨补气收敛,化瘀止血,增强固摄之力;炮姜温经散寒。地榆炭解毒止血。诸药合用是在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同时,加用益气养血,温经散寒等药物,使化瘀不伤,补虚不留瘀,气血化生有源,故治疗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成方便读》认为本方有活血化瘀生血之功,能使瘀血得化,新血得生,故名“生化汤”。现代药理研究认为生化汤能改善子宫内膜血液循环,促进局部渗出物的吸收,达到消炎止痛的目的。
本案特色
1
用生化汤加减,活血化瘀,调经止痛。
2
不全流产伤正加生黄芪、党参、仙鹤草,不仅补气,同时又是推动力,促进活血化瘀;当归养血益气,也是妇科主药。
3
乌贼骨收敛止血,一则出血较多,二则化瘀流血过多。
4
产后宜温,加炮姜温宫散寒,温经止血。
5
地榆炭不仅凉血止血,而且还有解毒,抗感染之效。
专家介绍
我们以原版中医恭候在这里
期待您的到来
医院
医院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团结湖北路2号
(东三环长虹桥往南50米路东)
乘车路线
地铁10号线团结湖站C出口
(公交长虹桥或团结湖站)
预约电话
-
上午08:00~12:00
下午13:30~17:00
垂询电话
-(咨询)
-(预约)
门诊时间
07:30~21:00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