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导读感染性眼内炎的现状
邹海东,教授,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南京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医院/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书记、常务副院长;医院眼科中心副主任,白内障科主任。现任中华眼科学会青年委员、防盲流行病学学组副组长;中华全国防盲专家指导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防治视觉损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超声工程学会眼科专委会全国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视觉健康分会委员;上海眼科学会委员、防盲学组组长;上海视光学会常委、秘书;上海市中医学会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委员。医院协会第一届日间手术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防盲办公室主任。邹海东现任《中华眼科杂志》等4本中华系列杂志的编委和通讯编委。近5年来邹海东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项目、卫生部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9项。先后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等17项科技奖励。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篇,包括SCI杂志47篇。邹海东先后荣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青年岗位能手,上海市银蛇奖一等奖,上海市青年医务管理十杰,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等称号。感染性眼内炎(endophthalmitis)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眼科急症,它导致视力丧失和致盲的机率非常高,且与眼内炎发生的病因及处理措施密切相关。眼内炎分为外源性眼内炎和内源性眼内炎,外源性眼内炎常见于手术和外伤后,内源性眼内炎常由远处器官的细菌或真菌感染蔓延而来。Goldschleger眼科研究中心最新研究表明,外源性眼内炎的常见病因为:白内障手术包括先天性白内障手术、青光眼手术包括常规滤过手术及青光眼引流装置植入术(GDD)、眼外伤、玻璃体腔内注药术以及其他眼科手术。内源性眼内炎常见病因为:下腔静脉过滤器植入术、人工二尖瓣植入术、足部化脓性溃疡、肝脓肿、念珠菌脑膜炎等。该研究白内障相关性眼内炎的发病率与其他最新报道的发病率(0.%~0.03%)一致,明显地低于以往报道的0.%~0.%,其中先天性白内障手术中眼内炎的发病率为0.%,而回顾以往报道显示发病率为0.%~0.45%。在该研究中青光眼相关性眼内炎分为两个亚分组:一个是迟发型滤泡相关性眼内炎,一个是Ahmend阀门相关性眼内炎。因迟发型滤泡相关性眼内炎总手术量无法统计故不能计算滤泡相关性眼内炎的发病率,但这个手术带来的风险是一直存在的,提示术后有必要一直警惕过滤手术带来的感染。Ahmend阀门植入术后眼内炎发生率为5%,其他文献报道的发生率为0.94%~1.7%,Al-Torbak等报道以GDD为研究对象眼内炎的发生率为2%,以医院为基础研究时发病率为0.3%~5%,各种引流装置的眼内炎的发病率没有明显差异。创伤后眼内炎的发病率为0~16.5%。因为以色列健康维护组织规定雷珠单抗不可作为第一线治疗药物,只可作为贝伐单抗治疗失败后的二线药物,故研究期间以注射贝伐单抗抗移植物抗宿主病(VEGF)治疗,最终统计注射相关性眼内炎的发生率为0.%。在该研究中眼内炎病原菌培养阳性率为58.3%,其中71.4%是革兰阳性菌,21.4%是革兰阴性菌,7.1%是真菌,只有14.3%凝固酶阴性。眼内炎玻璃体切除研究(EVS)报道眼内炎病原菌培养阳性率为69.3%,革兰阳性菌为94.2%,革兰阴性菌阳性率只有6.5%。70%凝固酶阴性的革兰阳性球菌,只有9.0%是链球菌。对比显示目前链球菌为主要的致病菌,革兰阴性菌呈上升趋势,凝固酶阴性菌呈下降趋势。通过研究结果可以发现,白内障相关性眼内炎的发病率与玻璃体腔内注药相关性眼内炎的比例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主要归因于年发生的两件事:①欧洲白内障协会和屈光联合会合作研究表明,白内障术后前房注射抗生素使眼内炎的发病率下降了5倍。前房注射头孢呋辛的广泛使用及后来其他抗生素的使用大大降低了白内障相关性眼内炎的发病率。②引入玻璃体腔内抗VEGF治疗多种视网膜相关性疾病,紧跟着发表了第一篇雷珠单抗治疗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使得玻璃体腔内注药的手术大量增加。虽然玻璃体腔内注药眼内炎的发病率非常低,仅为0.%~0.54%,但随着眼内注射药物手术量的增加,眼内注药相关性眼内炎的发病率大大增加。同时,随着白内障相关性眼内炎数量的下降,青光眼手术相关性眼内炎及内源性眼内炎的数量没有增加但比率却出现增长。原公认的治疗眼内炎指南EVS认为全身使用抗生素是没有必要的,视力在光感或是更差时才行玻璃体切除术,基于这个指南主要是针对白内障术后眼内炎和二期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眼内炎。随着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下降和其他原因引起眼内炎的增加以及眼内炎微生物群的改变,EVS的指南在外推到其他原因引起的眼内炎治疗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尽早行玻璃体切除术,全身使用抗生素,玻璃体腔注射1.0mg/0.1ml万古霉素和2.25mg/0.1ml头孢他啶,真菌感染的患者注射两性霉素B对治疗目前多种原因引起的眼内炎更加有效。鉴于玻璃体注药相关性眼内炎的增加,回顾从-2年发表的关于玻璃体腔内注射的文献,建议更新玻璃体腔内注药的手术指南,其中,5%~10%的聚维酮碘被用于注射前手术部位的消毒,避免针头和注射部位被睫毛和睑缘污染。洗手,戴无菌手套,戴口罩和减少术中谈话,注射前和注射后监测眼压的相关措施已经被接受并推荐。
参考文献:
Endophthalmitistoday:amultispecialtyophthalmologydepartmentperspectiveEurJOphthalmol;00(00):-DOI:10./ejo.BenArtsiE,KatzG,KinoriM,etal.Endophthalmitistoday:amultispecialtyophthalmologydepartmentperspective.EurJOphthalmol,,26(1):71-77.:Endophthalmitistoday:amultispecialtyophthalmologydepartmentperspective.眼内炎现状:多学科眼科展望。:ArtsiEB1,KatzG1,KinoriM1,MoisseievJ1.:目的:在多学科眼科描绘眼内炎病因和治疗指南方面的现状。方法:对-年期间诊断为眼内炎或疑似眼内炎的所有患者进行回顾性病历审核。结果:4年期间共有24只眼被诊断为眼内炎或疑似眼内炎。病因报告内源性眼内炎(6)、滤过泡感染(3)、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3,其中2例为迟发性感染)、白内障术后(3)、玻璃体内注射(4)、穿透伤(2)和其他外科手术(3)。白内障术后病例中,1例为先天性白内障手术,2例为转诊。这一期间在我们科接受白内障手术的例成人中未出现眼内炎病例。有14例培养结果阳性:1例为念珠菌属,其余为细菌。10例细菌病例为革兰氏阳性球菌(主要是链球菌属),3例为革兰氏阴性,发现2例病例有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结论:我们的研究表明眼内炎病例构成发生显著变化。过去排在首位的原因白内障手术已经明显减少,现在玻璃体内注射成为主要原因。病因的变化,以及可能还有微生物群的变化需要我们重新考虑眼内炎玻璃体切除术研究之后眼内炎管理方面的指导原则。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全文!!!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安全北京白癜风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