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眼内炎 > 眼内炎症状

健康提醒眼角红肿溢脓迎风流泪了解一

总是迎风流泪,不停地擦眼

没有任何征兆的泪眼婆娑

眼角经常红肿/流脓/发痒......

这便是折磨人的泪道病

你了解吗?

呼吸道、消化道、肠道、尿道等

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

不常见但常用的通道——泪道

认识泪道

泪液的排出部称为泪道。泪道包括上下泪小点、上下泪小管、泪总管、泪囊和鼻泪管,其主要功能是引流泪液入鼻腔。

泪小管:上下各一,起自于泪点,先分别升、降,继而以近似直角而转向内侧,两者汇合后开口于泪囊。

泪囊:位于泪囊窝内,上端为盲端,下部移行为鼻泪管。

鼻泪管:上部包埋在骨性鼻泪管中,下部位于鼻腔外侧壁粘膜深面,开口于下鼻道。

泪道的功能

正常情况下,泪腺产生的泪液除了通过蒸发消失外,一部分泪液依赖于眼轮匝肌的“泪液泵”作用,通过泪道排出。眼睑打开时,眼轮匝肌松弛,泪小管和泪囊因自身弹性扩张,腔内形成负压,积聚在泪湖的泪液通过开放的泪小点被吸入泪小管和泪囊。

泪小管毛细作用也有助于泪液进入泪小管。在眼睑闭合时,泪小点暂时封闭,眼轮匝肌收缩,挤压泪小管和泪囊,迫使泪囊中的泪液通过鼻泪管排入鼻腔。

泪道疾病

1.泪小管炎:泪小管鼻侧端阻塞或慢性泪囊炎多伴有泪小管炎。可见于沙眼,有的由于链丝菌或放线菌所致。调用抗生素冲洗,若作泪囊摘除时,应同时摘除一段小管,或刮除泪小管内壁,并缝合泪小点开口。

2.慢性泪囊炎:为常见病。主要由于鼻泪管阻塞,泪液潴留,细菌在泪囊内繁殖,多见于沙眼及泪道形成瘢痕、其次见于外伤。临床上患者主诉泪溢、眼分泌物增多,外观皮肤正常或内眦部皮肤湿疹、泪阜、半月瓣及内毗部结膜充血泪囊部无压痛、挤压泪囊部有黏液性、黏液脓性或脓性分泌物自泪小点溢出,细菌培养多为肺炎链球菌或葡萄球菌。慢性泪囊炎的危害在于角膜受外伤,如角膜擦伤、角膜异物等,可引起匐形性角膜溃疡,甚至角膜穿孔造成失明。如作内眼手术,则可引起眼内炎、全眼球脓炎而失明。因此不论做外眼手术或内眼手术时,都必需冲洗泪道,证明泪道通畅,无分泌物溢出,这是必不可少的程序如有慢性泪囊炎应先作泪囊手术,痊愈后始可做眼的其他手术。又有时由于分泌物的聚集,泪囊丧失张力,在皮肤表面可看到泪囊部有一半球形隆起,皮肤颜色正常,按之较硬,但用力挤压后有大量黏液性分泌物自泪小点溢出,称为泪囊黏液性囊肿,可手术治疗。手术成功可无泪溢。

3.急性泪囊炎:可以由于慢性沮囊炎急性发作,或由于细菌毒力强或身体抵抗力弱,也可以无泪溢史突然发作者。临床上为泪囊区红肿,严重者可波及上下睑、鼻根部,状如丹毒,局部压痛,全身不适,体温升高、白血球增高、耳前淋巴结肿大,数日后脓肿形成,局部有波动感,可自行穿破,排脓、脓排出后症状减轻,但局部会形成瘘道,痿道闭合后又引起急性发作。治疗:早期热敷,全身用抗生素促使炎症消退。如脓肿已形成则切开排脓,放入引流条,待急性炎症已经完全消退后,可作泪囊鼻腔吻合术,有瘘道者剔除瘘道或作泪囊摘除术。急性炎症期不可作泪道冲洗,以免炎症扩散。

4.新生儿泪囊炎:以慢性泪囊炎为多见,主要为鼻泪管下端先天Hasner膜出生时未吸收,阻塞鼻泪管所致,也可由于结膜炎、炎性分泌物堵塞鼻泪管。一般在出生后数日或数周,亲属发现患儿泪溢或伴有分泌物多。检查时压迫泪囊即可见有黏液脓性或脓性分泌物自泪小点溢出。治疗:早期发现应立即施行泪囊按摩术。用食指自泪囊上方向下方(鼻泪管方向)挤压,同时压住泪小管部,使分泌物向下冲破先天残膜,挤压后滴入抗生素眼药水,经一到多次按摩绝大多数均能获得成功,未能成功者在3-6个月可用加压冲洗或泪道探通术,若效果不好,可行泪道激光治疗,治疗效果较好。

专家提醒

泪道病患者应积极治疗,才会早治早好。

已经患有慢性泪囊炎者,也要尽早治疗,避免炎症急性发作,引发其他并发症。

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对眼睛的保护和用眼卫生,尤其是老年人。

专家简介

傅杰

医院眼科

副主任医师

现就职于医院眼科,曾在上海医院眼科进修学习眼整形、眼眶病及泪道疾病,专业从事泪道疾病诊疗工作10余年,对泪小管断裂吻合,急性、慢性泪囊炎、泪小管炎、新生儿泪囊炎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持完成鼻内镜及显微镜下硅胶环形管植入治疗泪小管断裂,鼻内镜辅助下泪囊鼻腔吻合术2项院级新技术。

来源:浙江省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fkdgq.com/ynyzz/130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