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眼内炎 > 眼内炎症状

科普念珠菌性眼内炎amp支气管肺念

01

念珠菌性眼内炎(Candidaendophthalmitis)

念珠菌性眼内炎可以是由眼部手术和眼外伤所致的外源性感染,但更多见于念珠菌通过血液循环进入眼内的内源性感染。通常亚急性起病,发生于念珠菌血症后数天或数周,最初表现为脉络膜炎或脉络膜视网膜炎,然后再突破视网膜进入玻璃体形成眼内炎。初为轻微的眼痛或飞蚊症,如不处理可发生视力减退,甚至视力丧失。

故推荐有眼部症状的患者尽快眼科会诊与(扩瞳眼底)检查,粒细胞缺乏患者在粒细胞恢复后须重复眼科检查。未明确诊断念珠菌血症,但眼部表现提示眼内念珠菌感染者,需送眼内液标本(房水或玻璃体)涂片及培养证实。

单纯脉络膜视网膜炎患者,可选用氟康唑;对氟康唑耐药而伏立康唑敏感者,可选择伏立康唑治疗。累及黄斑者联合玻璃体腔两性霉素B局部注射(灭菌注射用水稀释至5~10μg/0.1ml),或伏立康唑(μg/0.1ml),每3~4天1次。根据眼内药物半衰期可重复玻璃体腔注射。

密切眼科随访有助于确定合适的疗程,通常推荐疗程4~6周,玻璃体受累的疗程较单纯脉络膜视网膜炎患者疗程更长。此外,难治性病例还可联合玻璃体切割术以缩短疗程,改善视力。由于两性霉素B、棘白菌素类全身给药不能获得有效玻璃体腔内药物浓度,即使在血视网膜屏障受损时亦然,故不予推荐。

02

支气管-肺念珠菌病(Bronchopulmonarycandidiasis)

支气管-肺念珠菌病主要有气管-支气管炎(Candidatracheobronchitis)和肺炎(Candidapneumonia)两种类型。

念珠菌是人体正常菌群,在健康人群痰液中有20%~55%分离率,在机械通气患者的下呼吸道分泌物中分离率更高。下呼吸道标本直接镜检及分离培养出念珠菌无法区分定植与感染,临床意义不大;但我国一项回顾性临床研究显示在危重症患者中,念珠菌所致下呼吸道感染,尤其是念珠菌支气管炎并不少见。支气管镜检查可发现气道管腔内较多黏膜白斑、充血、水肿,严重者可出现糜烂、溃疡、出血,甚至可以引起气道阻塞,病灶组织病理可见黏膜炎、沿气道分布的多发脓肿及念珠菌菌丝,无明显血管侵犯。

有研究表明支气管分泌物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真菌G试验有助于诊断,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89%和86%。另有研究提示,呼吸道医院获得细菌性肺炎的发生率、延长ICU住院时间,显著增加耐药细菌感染发生率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所致机械通气相关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的发生风险,增加危重症患者念珠菌病发病率和病死率。抗真菌治疗可以减少铜绿假单胞菌相关VAP的发生或气道定植,缩短抗菌治疗疗程。

对于侵袭性念珠菌病的高危患者,原有肺部细菌感染经恰当抗菌药物治疗无效,下呼吸道标本多次念珠菌培养或直接镜检阳性,应考虑念珠菌气管-支气管炎或肺炎可能,可酌情考虑经验性抗念珠菌治疗。支气管镜检查及气道分泌物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真菌G试验阳性,对其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组织病理检查有助于确诊。但是,当患者影像学有新出现、持续或加重的肺部渗出灶,尽管呼吸道标本念珠菌培养多次阳性,还应高度警惕细菌性肺炎、侵袭性曲霉病或毛霉病,甚或结核病等可能。

原发性念珠菌肺炎临床上较为少见,主要是血行播散所致继发性肺炎。临床可表现为畏寒、发热等明显全身毒血症状,病理除肺炎改变及菌丝帮助确诊外,常见血管侵犯。

重症念珠菌下呼吸道感染推荐棘白菌素类药物治疗,轻症者根据药敏也可选用氟康唑、伊曲康唑或伏立康唑治疗。血行播散性念珠菌肺炎治疗参照急性播散性念珠菌病治疗方案。对于肺脓肿或胸腔积液培养出念珠菌等特殊临床类型念珠菌病,参照念珠菌血症治疗方案。

—END—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fkdgq.com/ynyzz/125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