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眼科专家杨光主任排名第一的致盲眼病白
白内障是全球第一位致盲眼病,在全球共万-万盲人中,因白内障致盲者占近一半。随着人口老龄化,白内障的发病率以及患者总数都在不断上升。白内障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日光照射、严重腹泻、营养不良、糖尿病、吸烟、饮酒、受教育程度、阿司匹林和糖皮质激素应用、性别、青光眼和遗传因素等。
目前,临床最常见的白内障类型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即老年性白内障,多见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随年龄增加其发病率升高。
白内障发生后,患者会感觉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或者不同程度的视野缺损;由于晶状体屈光指数增加,晶状体屈折力增强,产生核性近视,而原有的“老花”程度会减轻;可能产生单眼的复视或多视;由于混浊晶状体对光谱中蓝光端的光线吸收增强,使患者对这些光的色觉敏感度下降,并由于晶状体核颜色的改变使患有白内障的眼睛产生相同的色觉改变。
中医对于“白内障”的认识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在中医眼科学上被称为“圆翳内障”,本病最早的记载见于《外台秘要·出眼疾候》,并认为本病的发生是年老体弱,肝肾不足,精血亏损,脾虚气弱,运化失健,精微输布乏力,不能滋养晶珠;或由于阴血不足,虚热内生,肝火上扰目窍,而致晶珠混浊。如何预防与调护
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每次看书、看报、使用手机或电脑时间控制在30-40分钟以内,不在黑暗的环境中看手机或电脑;勤做眼保健操、按摩眼周穴位、放松眼部肌肉、促进眼周血液循环;适当进行户外运动和远眺。
坚持规律的作息:正确认识自身眼部机能的变化,保证休息与睡眠时间,就寝前情绪平稳,并坚持早睡早起;适当体育锻炼可促进睡眠并增强机体抵抗力;保持心情平稳和愉快。
重视眼部防晒:准备一副浅色的太阳镜,在需要外出和阳光强烈时佩戴;不直视阳光,以避免大气中紫外线加速白内障的进展及引起视网膜光损伤。
定期检查:建议至少每年进行一次视力及眼底等检查,及时了解眼部及视功能变化;一旦发现视力短期内急剧下降等应立即就诊。
应积极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等全身疾病:可控制或减缓晶珠混浊。
杨光主任医师·副教授
擅长中西医结合药物、针灸、手术治疗各类眼科疑难病,在针刺治疗眼病方面尤有专长。
世中联眼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针灸学会会员
天津眼科学会委员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天津市医学会医疗事故专家鉴定组成员
完成天津市科技成果7项,4项获天津市科技进步奖
出诊时间:周五上午(专家诊区)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