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眼内炎 > 眼内炎症状

全国爱眼日我国眼健康事业现状ldq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年,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际防盲协会发起了“视觉”全球性倡议,使命是至年在全球范围内消除可避免盲(白内障、沙眼、河盲、儿童盲、低视力与屈光不正),逆转在年~年期间可避免的视觉损伤可能翻倍的趋势。我国是西太平洋地区第一个启动“视觉”行动的国家,其后,制定“十一五”和“十二五”防盲治盲规划时均结合“视觉”行动倡议核心战略与目标。

我国各级政府大力推进防盲治盲工作,不断完善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市级防盲治盲管理体系和县、乡、村眼病防治网络,通过防盲网络建设,确保眼健康服务在基层的可及性。此外,防盲工作模式由单一的防盲治盲工作转变为多方面的眼健康管理,当前更注重的是将关口前移,资源下沉,将初级眼保健纳入初级卫生保健中,将眼科疾病纳入到慢病管理,建立眼健康档案,眼保健追踪随访等长效化机制。中国防盲工作坚持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通过政府统筹与政策引导、学术团体发挥技术优势、医院的加入与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眼病防治工作模式,为人民群众提供全面、公平、可及的眼健康服务。

我国眼科医师数量已达4万

我国眼科医师的数量在年为1.91万人,目前数量预计已经达到4万人,已经是03年的两倍多,且早在年,我国每5万人中就已经有1.13名眼科医生了,已超过WHO对小康水平国家每5万人中应有1个眼科医生的要求。年我国具备白内障手术能力的医生是人,是年(人)的2.33倍。眼科专职护士数量也大幅提升,从年的1.61万人,预计已经增加至5万人。此外,眼科医师的中、高级医师占比以及眼科医护比也逐渐趋于合理。视光师的数量从年的人增长到了年人,增加4倍。眼科医疗服务机构的数量,从年的4千多,增加至如今的6千多,增幅超过50%。眼科床位数从年的4万多已经增加至年的13万多,增长3倍。

常用眼科诊断类设备已基本国产化

眼科设备做为眼科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基层眼保健服务的关键。医院眼科医疗机构,眼科专业人员的不断增加,各医院眼科设备的配置也愈加完善。年,超过80%医院配备非接触眼压计、手术显微镜、直接检眼镜、间接检眼镜。随着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日趋完善,医疗改革对基层医疗单位防盲的投入逐年增加,“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国家支持对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小型、移动式医疗服务装备、高值耗材、创新药物进行了重点研究开发。常用眼科诊断类设备已经基本实现了国产化,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眼科超声、OCT、UBM等产品已经开始进入国际市场。国内龙头企业近五年在眼底抗新生血管、干眼症治疗创新药的研制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市场占有率呈逐年提升的态势。

我国提前消灭致盲性沙眼

通过充分利用“视觉”的三大核心战略,我国在消除可避免盲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中国政府长期的投入与努力,全社会爱国卫生运动,环境改善,推广SAFE战略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经济水平和医学水平的提高,国家对农村医疗建设和医疗保险的投入,公共卫生条件和医疗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沙眼患者抗生素用药的可及性大大提高。年,我国达到了WHO提出的消灭致盲性沙眼的目标。年5月18日,在第68届世界卫生大会上正式宣布:年中国达到了WHO根治致盲性沙眼的要求,提前消灭了致盲性沙眼,沙眼不再是危害我国视觉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年,世界卫生组织按照新的流程和标准对我国消灭致盲性沙眼工作进行了认证。

每百万人白内障手术例数提前达标

白内障是我国的首位致盲眼病,我国经过开展白内障免费救治项目、实现医保逐步全覆盖、提升县级医疗机构眼科服务水平等全方位的长期努力,我国每百万人白内障手术例数已从年的83提升至年的,提升了近27倍。白内障患者的手术覆盖率已经提升到62.7%,提前实现了《“十三五”全国眼健康规划》提出的我国每百万人白内障手术例数要在年年底达到以上的目标。近年来,国家颁布一系列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医院综合诊疗能力的政策。医院的眼科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目前,我国约90%的县设有眼科医疗机构,其中约90%可以独立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

积极推进儿童盲早筛早治

儿童盲占盲人总数的比例较低,但由于儿童处于生命周期早期、伤残寿命损失年年数和致残时间长,儿童盲往往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抽样比为1.93%,0-6岁儿童筛查人数,视力残疾共例,视力残疾率为3.76‰。多年来,我国政府一直积极推进儿童盲的早筛早治工作,其中,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率从90年代的20.3%已经降至年的10.8%,致盲率大幅度下降。年,《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发布以后,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基本上形成了由一家眼科中心负责,多家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联合的筛查体系。年,为了提高儿童保健工作质量,进一步规范相关领域儿童保健服务的内容、方法、流程和考核评估,国家印发《关于印发儿童眼及视力保健等儿童保健相关技术规范的通知(卫办妇社发〔〕26号)》。年,国家发布《关于做好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快建立和完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尽快实现0-6岁儿童视力健康档案电子化管理,确保0-6岁儿童健康档案中儿童视力健康档案相关内容在儿童入学时完整、准确、顺利提取,并及时移交教育机构。此外,在《七岁以下儿童保健和健康情况年报表》中新增“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人数”、“6岁儿童视力检查人数”“6岁儿童视力不良检出人数”等统计指标。将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及视力健康电子档案建立情况已纳入考核体系,要求自年起,0-6岁儿童每年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90%以上。

残疾儿童基本辅助器具适配率超80%

直至80年代初,低视力康复工作在我国仍是一片空白。医院组建了我国第一个低视力门诊,填补了我国低视力康复工作的空白。年,我国将低视力康复工作纳入《中国残疾人事业“八五”计划纲要》,自此,直到“十三五”规划,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都将低视力康复工作作为重点工作之一,通过设立低视力康复部、培训人员、开发供应助视器具、宣传普及知识等措施,培养了大量的低视力康复专业人员,培训了大量儿童低视力家长,已为数十万名低视力者配用助视器,为我国低视力康复工作提供了机构、人员、专业知识和资金等保障。根据《全国防盲治盲规划(-年)》要求,各省省级残疾人康复机构均建立“低视力康复中心”,加强低视力康复中心服务能力建设。建立低视力助视器生产供应服务网络,提高低视力患者的生活质量。年国家下发了《关于印发儿童眼及视力保健等儿童保健相关技术规范的通知》,对新生儿出生后定期进行眼病筛查进行了明确规定,从源头上减少儿童低视力的发生。截至年,我国已初步建立覆盖城乡的较完善的助视器服务网络,各地形成了保障低视力患者基本辅助器具服务的政策体系,验配助视器的服务能力和服务状况都有所提高和改善,有需求的持证残疾人、残疾儿童基本辅助器具适配率达到80%以上。可以预见,在国家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中国残联的统筹规划下,通过全社会尤其是各专业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我国会逐渐形成一个完整、正规的评估、康复系统,帮助低视力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参与社会生活。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成为国家战略

屈光不正中的近视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最高且年龄跨度最大的眼健康问题,其中高度近视视网膜病变在致盲原因中占相当高的比例,未矫正屈光不正的防治已成为我国眼健康工作的重要内容。年下半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同教育部、民政部组织开展了年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工作。年4月2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年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其中6岁儿童为14.5%,小学生为36.0%,初中生为71.6%,高中生为81.0%。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近视防控已成为国家战略。年至年,连续4年将全国“爱眼日”的主题聚焦在儿童青少年的近视防控。为做好近视的防治工作,年6月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儿童青少年科学防控近视情况,同时发布了《近视防治指南》《弱视诊治指南》和《斜视诊治指南》三部指南。年8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就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近视问题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加强新时代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年8月30日,教育部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体育总局、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署、广播电视总局八部门制定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不仅明确了家庭、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学生、政府相关部门应采取的防控措施,还明确了八个部门防控近视的职责和任务。年10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控局组织制定并印发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指导科学规范开展防控工作,提高防控技术能力。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组织编写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科普问》,对近视防治中的疑问和误区,给出了科学解释。目前,在全社会已营造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专家指导、学校教育、家庭

转载请注明:http://www.fkdgq.com/ynyzz/118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