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王家河刘某肺医院出
今天是初十一,你过得还好吗?
无人的街道,安静的城市,
能温暖这座城市的
却是一个个平凡的人,
一件件平凡的事。
好消息!2月3日
王家河街栖凤山刘某肺医院出院
昨天下午,医院,又一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共20名经过治疗康复出院!这批出院者都是经过CT检测,并经专家认定肺部影像合格,并经过二次核酸检测为阴性,通过二项检测后证明是治逾允许出院。
其中有一名康复人员刘女士,女,46岁,系我区王家河街栖凤山村村民。昨天王家河街派专人,启用应急车辆将她接回家中,刘女士非常高兴,也很激动。她说“一开始她很紧张很害怕,胡思乱想,这次出院非常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她才能顺利出院。有了这次住院经历她想告诉那些目前不论是发烧,居家观察,集中观察,还是疑似病例者,请都不要担心,不用紧张害怕,现在医学发达,医护人员都很细心,只要不恐慌,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保持好的心态都可以治瘉出院”。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医院2月3日
医院抗击疫情
放心,有我们重症医学科在
春节,本应该是万家团圆、阖家欢乐的日子,然而今年的春节却迥然不同。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武汉及周边城市肆虐,人民的健康安全受到极大威胁。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当与疫情的战争打响,在院领导及医务科、护理部等职能科室的指导调度下,科主任罗勇、护士长胡燕带领急诊与重症医疗团队迎难而上,勇挑重担。重症监护室里本就住满了危重患者,当院领导说“把所有危重症患者集中管理”时,决策就是命令,我们站在守护生命的最前线,也成为守护生命的最后一线。
舍小家、为大家,为全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重症医学科全员取消所有休假,奔赴战场一线。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仔细为肺炎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一切可以按部就班的进行。
受疫情影响,科内收治的危重症患者需要隔离,护士们相互接力,仔细交接患者病情,为患者翻身、吸痰、清理大小便。只要患者安全,我们辛苦又何妨?
危重症患者病情重、变化快,原本还能进行面罩吸氧的患者突然出现呼吸急促,血氧饱和度降低,逐渐出现意识障碍,当疫情即将再次带走病患的生命,重症医疗团队紧急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随着一系列的操作和调整,患者的呼吸稳定了,意识状态也逐渐好转,我们紧张的心也稍稍安定。
患者出院了,我们仔细消毒清理病房,时刻准备着投入下一次防疫战斗。
工作几小时,就成这样了。
疫情终会被打败,我们将砥砺前行,守护黄陂地区百万人口的生命安全。
来源:医院坚决阻断病毒传播渠道训诫营运“麻木”停运隔离,2月3日
大疫当前,交通管制,有人竟然开“麻木”上街!最终人被批评教育、隔离,“麻木”被村里暂时封存。2月3日下午15:00时许,横店派出所民警陈千及两名交通路长巡逻防控时,发现一“麻木”停在中百仓储门口,经询问得知,某村居民严某某(男、70岁)驾驶麻木经村湾小路至中百仓储门口购物。民警将其带回所内,经教育,严某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民警通知其所在村干部将其接回自行隔离,并将“麻木”封存。民警提示:疫情当前,机动车禁行横店街已实施通告宣传,请大家务必遵守执行;当前正值疫情防控关键时期,人员应尽量减少出门次数,减少人员流动与聚集,阻断病毒传播渠道,切实为自已、为家人、为他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为共同战胜疫情做出贡献。来源:平安横店抗击疫情爱心接力!社会各界企业在行动,2月3日
疫情无情人有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一直牵动着社会企业和各界人士的心。黄陂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黄陂区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发出倡议书,动员广大企业业主捐款捐物奉献爱心。大家纷纷主动捐助、慷慨解囊,履行社会责任,用心、用力、用情与我们共同携手抗击疫情。源源不断的爱心善举彰显了企业业主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担当。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月3日,企业累计募集善款元。
黄陂区政协委员、市个私协副会长张革华同志多年来积极向社会捐款献爱心,这次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他当仁不让。
自1月29日以来,他连续数天给战斗在我区医疗战线的一线医护人员及社区防控疫情干群提供营养补充饮品,后来还动员妻子董环芹加入进来。在黄陂疫情严峻,医护人员后勤物资匮乏的时候,他们先后向黄陂区慈善会捐赠了河北养元智汇饮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养元六个核桃箱,价值元;医院捐赠了养元六个核桃箱,价值六千八百元;向黄陂区前川街道大兴社区、双陈社区以及潘家田社区捐赠了共计六十余箱价值五千余元的养元六个核桃健脑益智营养饮品。接下来,张革华还准备动员协会广大爱心人士共同参加这次抗击病魔的战斗!同时,养元六个核桃对这次武汉疫情非常关心和支持,正在研究部署准备对本地红十字基金会进行友情捐赠。
黄陂区位于前川街南德国际城“老屋味道”餐馆老板肖茂涛,为了医院的医护人员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工作中的饮食,在厨师还未上班的情况下,发动朋友、同学。从年1月30日起,利用餐馆内现有的设备,自行购买菜品,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在送餐中,先利用现有的一次性餐具,库存餐具用完后向多方求援,在年1月30日下午,到汉口北购买个可同时放菜的一次性餐盒。肖老板说,餐具什么的都是小事,医护人员的饮食才是大事,不能让他们饿着肚子工作!他表示,餐馆会持续为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送餐,直至取得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胜利之日。
向奋战在第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致敬!湖北人从众律师事务所向武汉市黄陂区慈善会捐款壹万元表达支持和问候!武汉必胜!
抗疫期间,全区所有集贸市场休市,往年春节期间人声鼎沸的百锦街集贸市场今年异常安静。面对休市带来的各项损失,百锦街集贸市场总经理冷柄义向黄陂区慈善会捐赠三万元用于购买防护物料。
广大企业业主表示,在疫情面前,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都非常辛苦,他们持续坚守在一线,作为黄陂人,我们必须做点什么来支持,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战胜疫情。
来源:黄陂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办公室,黄陂融媒体中心黄陂区长轩岭街,2月3日
只要还能动就要守护村民健康黄陂患癌女村医坚守抗疫一线“只有我们一片片的小地方安全了,国家才能安全。”今日下午4点30分,杜咏梅完成一天的检测工作后,气喘嘘嘘的步行回家,她告诉记者,连续8天的连轴转让她的身体已经感到有些吃力了,“但是我想尽力完成自己的任务,守护着村民的安全。”
做为黄陂区长轩岭街虎桥村唯一的一名村医,杜咏梅从大年三十起忙碌在社区和村湾中,由于特殊时期的乡村卫生所防护用品匮乏,没有隔离服、防护面罩等等,她只能带着基本的防护口罩、手套,和村干部一起,每天向村民宣传严防严控、科学防控知识,对所有返乡人员进行逐一体温监测,并在下午五钟之前上报监测数据,忙得连午饭也只能用方便面充饥。
目前虎桥村村民有多人,过年返乡的人员有人,每一天杜咏梅需要对返乡人员以及老弱病残孕等群体进行体温检测。每到一处,她都耐心的和村民讲解冠状病毒的防控知识,提请村民谨记注意事项,特别对返乡人员都是细心的解说。春节期间气温低,在寒冷的室外,手都冻麻了,电子体温计受气温的影响无法正常使用,但是她还是坚持用传统体温计进行测量,“我每次都随身带着6支水银体温计,对于重点检测对象,我采取双保险的措施。”。
虎桥村有六个村湾,杜咏梅每天都要跑一遍,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杜医生患有直肠癌,“我在年就查出患有直肠癌,医院做几次大手术。”杜咏梅告诉记者,目前她每天还需要吃好几种药物。“我不想让自己的身体在这种时候给国家拖后腿,我现在还能动,还能为村民做好第一道安全屏障的工作。”
虽然身体虚弱,但是杜咏梅对工作一点都不马虎,不少村民安全意识不足,出门不带口罩,她温声细语向村民讲述着、劝导着。“不少村民都嫌我啰嗦,我每次看到村民群聚,都扫兴的劝说,所以他们现在都怕我。”杜咏梅笑着说到,她不怕村民怕她,她怕的是村民安全没保障。如今,她的面前,乡亲们不再迷茫和恐慌、抵触,信任地戴起了防护口罩,表示要配合政府的工作和安排,不走家串户,自觉进行家庭隔离,共同战胜疫情。
来源:楚天都市报,黄陂融媒体中心黄陂横店2月2日
2月2日,黄陂区横店街中华社区书记杨建平,在母亲去世后仍坚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走访居民、宣传劝导、测量体温、关爱困难户,热情地服务于每一位居民,但是,趁大家不注意的时候,他就会悄悄地擦眼泪。
杨建平在社区工作了近二十年,辖区居民有什么困难都喜欢找他。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出现,从1月22日,农历腊月二十八开始,杨建平一直忙于疫情防控工作,无暇顾及家里。大年三十那天,平时身体硬朗的母亲突然身体不适,当时忙于防控工作的他记没时间多想多问,医院后就回到了社区,母亲交由妻子照顾。自己从大年初一忙到初三,每天都守在社区,就是为了居民有特殊情况能及时处理。
大年初四下午两点左右,74岁的母亲没来得及多看儿子几眼、多说几句话就走了。按照习俗,长辈去世后晚辈要守孝3天,但非常时期不能办丧事且社区防控重任在身,杨建平噙着泪把母亲送到了火葬场火化,将母亲的骨灰寄存好之后立刻回到社区继续工作。
他是家里的顶梁柱,更是社区居民的主心骨。中华社区有常住居民多人,人员居住较集中,目前社区干部仅7人,防控任务重,难度大。对难以预料的疫情,杨建平一刻也不敢松懈。每天都会把社区所有居民的体温排查一遍,上门劝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