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男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更易发生黄
人工晶状体眼黄斑囊样水肿(CME)是造成白内障手术后视力下降的主要因素,且由于光感受器特征改变,可能导致永久性中心视野受损。Daien等对法国朗格多克地区患者进行研究,以确定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特定年龄、性别的患者CME发病率及特征。该研究于年发表在Ophthalmology杂志上。
研究纳入位患者(60%为女性,平均年龄71.2岁),共只眼睛,均于年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术后使用乙酰唑胺预防CME。
结果显示,术后2年CME发病率为0.95%,发病时间及持续时间中位数分别为2.7个月及2.8个月。总发病率年轻患者高于年老患者,分别为2.38%(40~54岁),1.30%(55~64岁),0.90%(65~74岁),0.68%(75~84岁),及0.48%(84岁),男性(1.25%)高于女性(0.74%),糖尿病对CME发病率无显著影响。
以往研究表明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前膜及术前使用前列腺素与增加CME发病风险相关。本文年轻男性发病率高,可能因白内障摘除术加大了玻璃体后部分离风险,对于此前玻璃体从未分离的年轻患者,玻璃体及视网膜微环境突然变化,使CME发病风险升高。男性CME发病率高,可能与其眼睛创伤率高于女性有关。
CME分为血管造影术型、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型及临床型,研究表明仅临床型使视力下降。大部分临床型CME数月后可自行痊愈,超过6个月不愈者,即为慢性病。本研究中,9.4%患者CME持续6~12个月,8.6%超过12个月,比例偏高,提示白内障手术后CME预防治疗的必要性。
本研究使用乙酰唑胺进行术后治疗,CME发病率为0.95%,低于以往研究(0.1%~2.35%),鉴于此,可将乙酰唑胺用作预防CME的一线药物。该研究样本数量大,代表性强,可信度高,可为广大医师提供临床参考。
来源:丁香园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