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眼内炎 > 眼内炎治疗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专家带你走

第21个“全国爱眼日”期间,复旦大医院举办了主题为“呵护眼睛,从小做起”的系列科普公益活动,帮助广大市民消除对眼科疾病的认识误区、加深对疾病及治疗方法的科学认知。误区一得了白内障,要等到眼睛“瞎掉”才能手术?

老年性白内障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眼科疾病,严重时可致盲。有些患者认为,要等到白内障成熟期,即眼睛几乎看不见东西时,才可以做手术。其实,未成熟期和成熟期只是白内障混浊程度的不同分期,并不是手术最佳适应症的标准。

“过去的白内障手术采用囊内摘除法和大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术后散光大,疗效不是特别理想,所以等到白内障完全成熟时手术,术后视力相对提高较多。”复旦大医院眼科主任卢奕教授介绍道,“近年来,随着眼科显微手术的成熟以及新型人工晶体的问世,白内障的手术方式和手术效果有了革命性的进步。目前最为成熟的方法是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在显微镜和先进的超声乳化机器下操作,手术更安全,效果更好。所以,现在的白内障手术不需要等到晶体完全混浊才做,相反,在白内障不是特别成熟时手术,囊膜更容易处理,白内障核不太硬,手术效率更高,术后并发症更少。”

据介绍,一个相对完美的白内障手术可以联合新型功能性人工晶体植入,比如多焦点人工晶体可以使90%的患者手术后看远看近不用佩戴眼镜,散光矫正型人工晶体可以在做白内障手术的同时矫正以前存在的角膜散光以获得更好的视力,而如果在白内障成熟期手术,这些新型人工晶体植入的机会相对较小。但这类人工晶体也有一定的副作用,比如晚上眩光,对比敏感度降低等,需酌情选用。

卢奕教授提醒,并不是只要得了白内障都越早手术越好,还要因人而异。医生需根据患者对工作和生活的不同需要在不同时间段选择手术。当白内障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或者影响眼部其他疾病的治疗(如视网膜疾病手术),或者导致其他威胁眼部视力的并发症出现(如可能继发青光眼)时即可以手术。一般可在矫正视力下降至0.3左右时手术;而对视力要求较高的人,在视力下降至0.6时也可手术。

同时,做白内障手术也有一定的风险,虽然绝大多数患者手术后恢复很好,但仍有极少数患者术后视力恢复不理想,甚至出现一些并发症。所以,得了白内障,医院的白内障专科医生处就诊,医生会建议合适的手术时机。

误区二所有视网膜母细胞瘤都能保眼治疗?

视网膜母细胞瘤(简称RB)是一种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多见于5岁前的儿童,对视力和生命有严重危害。随着医学不断进步,眼科医师对RB患儿的治疗从过去以单纯“挽救生命”为目标的常规眼球摘除疗法,发展到目前采取以“保留眼球”乃至“保留视功能”为目标的个体化综合治疗。

那么,是否所有的RB患儿都适用保眼治疗?复旦大医院眼科副主任钱江医生指出,“由于医疗技术的进步,目前RB的保眼成功率有了显著提高,但任何治疗都应以对患儿有利为原则,盲目追求保眼率也并不可取。”肿瘤在临床可分为四期,即眼内生长期、青光眼期、眼外扩展期及全身转移期。眼内期又可分为A、B、C、D、E期。原则上,青光眼期以及眼外期均不具有保眼价值。眼内期保眼的成功率与分期的严重程度相反,越严重保眼成功率越低,潜在的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越大。

相当部分的单眼患病的E期眼睛,已经不具有潜在的视功能,国际上也多不主张保眼,因为即使保眼成功,也由于多次的局部治疗可能导致眼球萎缩,影响外观。已有研究表明,少数D、E期眼球摘除后的病理显示是高危的,即有转移的风险。一律保眼,化疗尽管缩小了瘤体,这在某种程度上只是减小了风险,乃至掩盖了风险,但没有消除风险。当然,对于部分D、E期肿瘤,初诊时不一定能够判断是否具有潜在的保眼价值,可以先行保眼治疗尝试,1~2个疗程后再决定是否继续保眼。

钱江医生提醒:及早发现肿瘤可提高保眼成功率。早期的肿瘤多悄无声息,患儿可以毫无异常。RB瘤体呈白色,生长到一定大小会出现瞳孔区的黄色或白色反射,即白瞳症,又叫“猫眼反光”。这在暗处瞳孔放大时尤为明显。有时瘤体遮盖黄斑,影响视功能,导致患眼偏斜,即斜视。家长如果发现婴幼儿任何眼部异常,尤其是晚上或暗处眼部的异常反光、眼位的偏斜,都应该及时到专业眼科就诊,至少应该做个简单的超声检查,排除占位性病变。

RB作为一种基因异常的疾病,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有些家长认为自己没有此病,孩子就不可能患病,这是对遗传性疾病认识上的不足。凡有RB家族史,或双眼发病,或1岁前低龄发病,都要考虑是生殖系突变所致,应该做基因检查。有条件者所有的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都应该做基因检查,这有利于二胎的生育指导。另外,所有RB患者生育后代,应尽早到专业眼科筛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误区三春卡反反复复,为何不能根治?

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春卡)是一种季节性反复发作的免疫性疾病,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常在春夏季节发作,主要症状为患眼瘙痒、眼睛发红、有粘性分泌物、上睑结膜铺路石样乳头或角膜缘胶样隆起等。

“春卡属于免疫性疾病,病程较为漫长,通常可持续5-10年,直到患者青春期后症状可逐渐解除。有的患者成年之后仍会发作。”复旦大医院眼科张朝然主任医师介绍道,“目前还没有一种可以根治春卡的办法,但是可以通过治疗有效地缓解症状,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

目前改善症状的治疗方法包括:皮质类固醇激素、肥大细胞稳定剂、抗组织胺药、免疫抑制剂等。另外,可采用冷敷眼部局部降温、以硼酸眼药水冲洗眼内分泌物等辅助手段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张朝然医生指出,在症状严重时采用激素治疗是必要的,家长不要因为担心副作用而过度抗拒用激素药、耽误了治疗;同时她也强调,家长务必遵照医嘱正确用药,切不可不在医生监督下使用激素。

“春卡是过敏性疾病,而不是传染病,因此患儿周围的人不必恐慌,相反,应当给予患儿更多理解和鼓励。”张朝然医生补充道,“治疗春卡是一场‘持久战’,正因如此,需要患儿、家长摆正心态、与医生紧密配合,谨遵医嘱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尽管春卡患者大多数在成年后症状会逐步减退直至不再复发,患者在发病期还是应当积极就医、采取治疗,如果放任疾病进展,可能会导致患者失明。结合病史和检查所见,该病诊断相对简单。患医院眼科就医,及时确诊、接受治疗。

专家介绍

卢奕

复旦大医院眼科主任,白内障与晶状体疾病学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对白内障及相关疾病的治疗有丰富的经验,手术技术精湛,手术病例超过8万例,多次应邀在全国以及国际大型会议上做手术演示。以第一完成人所取得的白内障防治研究成果3次获得省部级二等奖。

钱江

复旦大医院眼科副主任,眼眶及眼肿瘤学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擅长治疗眼睑肿瘤、视网膜母细胞瘤、脉络膜黑瘤等球内恶性肿瘤、泪腺肿瘤、甲状腺眼病等复杂疑难的眼眶疾病。

张朝然

复旦大医院眼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擅长眼科常见疾病的诊治,尤其是各类角膜病、结膜病的诊断及手术治疗。

上海报业集团(新闻晨报)昕健康传媒为此次公益活动提供了独家支持。6月20日,复旦大医院眼科主任卢奕教授还将做客“海上名医”在线课堂,讲解白内障的防治。敬请期待!

“海上名医”在线课堂活动预告主题:白内障的防治主讲嘉宾:复旦大医院眼科主任卢奕教授时间:6月20日(周一)20:00-21:00参与方式:①







































治白癜风方法
新媒体总监


转载请注明:http://www.fkdgq.com/ynyzl/94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