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糖糖的故事,你一定很好奇,一起来看看吧
医院
糖尿病宣传小天使
就是小糖糖喽!
你最想了解的糖尿病健康知识
在内科门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当医生告诉患者血糖有点偏高,可能是患了糖尿病时,不少患者的表现都非常紧张,要么就是要求医生尽快给开降糖药吃,要么就四处打听各种治疗糖尿病的偏方,或是根据五花八门的各式“广告”投奔一些无牌无证的小诊所……
什么是糖尿病呢?
糖尿病最大的特征就是血糖升高,是一种内分泌代谢疾病。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7mmol/l,并且在以后的复查中一直高于这个标准的,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啦。
那么人为什么会得糖尿病呢?听小糖糖慢慢跟您说吧!
人体内啊有一种非常有个性有脾气的激素,您猜对了,它就是大名鼎鼎的“胰岛素”。它可厉害了,是人体唯一具有降糖作用的激素,您说它该不该牛气冲天啊!正常人有胰岛素这员大将守护的时候,不管您是吃饱还是饿着,血糖都能控制保持在正常范围内。但是如果这家伙发脾气,不跟你玩了,血糖这个调皮娃娃就没人管了,那可是蹭蹭的往上升啊,导致糖尿病!还有啊,长期营养过剩、肥胖、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心理压力等等都会引起体内某些唯恐天下不乱的应激激素的大量分泌,这些激素可都是来帮倒忙的,更容易升高血糖,促发糖尿病。
糖尿病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啊?
糖尿病对人体的危害那是罄竹难书啊!不过可怕就可怕在并发症上面。
1.糖尿病肾病
是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合并症之一。我国的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目前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病的第二位原因,仅次于各种肾小球肾炎。由于其存在复杂的代谢紊乱,一旦发展到终末期肾脏病,往往比其他肾脏疾病的治疗更加棘手。
2.糖尿病眼部并发症
(1)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中最重要的表现,是一种具有特异性改变的眼底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临床上根据是否出现视网膜新生血管为标志,将没有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称为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或称单纯型或背景型),而将有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称为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2)与糖尿病相关的葡萄膜炎大致上有以下4种情况:①与糖尿病本身相关的葡萄膜炎;②感染性葡萄膜炎,糖尿病患者发生内源性感染性眼内炎的机会较正常人明显增加;③伴有一些特定的葡萄膜炎类型,但二者是偶然的巧合,抑或是有内在的联系;④内眼手术后的感染性眼内炎或无菌性眼内炎。多发生于中年人和老年人糖尿病患者。
(3)糖尿病性白内障发生在血糖没有很好控制的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多为双眼发病,发展迅速,甚至可于数天、数周或数月内发展为完全混浊。
3.糖尿病足
足部是糖尿病这个多系统疾病的一个复杂的靶器官。糖尿病患者因周围神经病变与外周血管疾病合并过高的机械压力,可引起足部软组织及骨关节系统的破坏与畸形形成,进而引发一系列足部问题,从轻度的神经症状到严重的溃疡、感染、血管疾病、Charcot关节病和神经病变性骨折。
那怎么才能尽早发现糖尿病啊?小糖糖有办法告诉你哦!
糖尿病的典型表现“三多一少”,就是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但也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有典型症状,如果您发现出现一些可疑症状,比方说:皮肤瘙痒、饥饿感、视物不清、经常感到疲乏、劳累或者反复感染等,尤其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生活压力大、多食、肥胖、缺乏体力活动者,那么患病的可能性更大。医院检查血糖,确诊或者排除糖尿病。
得了糖尿病该怎么办啊?别着急,小糖糖来给您保驾护航!
虽然目前尚无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但通过多种治疗手段可以控制好糖尿病。主要包括5个方面:糖尿病患者的教育,自我监测血糖,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
(一)一般治疗
1.教育
要教育糖尿病患者懂得糖尿病的基本知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如何控制糖尿病,控制好糖尿病对健康的益处。根据每个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特点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
2.自我监测血糖
随着小型快捷血糖测定仪的逐步普及,患者可以根据血糖水平随时调整降血糖药物的剂量。1型糖尿病进行强化治疗时每天至少监测4次血糖(餐前),血糖不稳定时要监测8次(三餐前、后、晚睡前和凌晨3:00)。强化治疗时空腹血糖应控制在7.2mmol/升以下,餐后两小时血糖小于10mmol/L,HbA1c小于7%。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血糖的频度可适当减少。
(二)药物治疗
1.口服药物治疗
(1)磺脲类药物2型DM患者经饮食控制,运动,降低体重等治疗后,疗效尚不满意者均可用磺脲类药物。
(2)双胍类降糖药降血糖的主要机制是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加葡萄糖的无氧酵解,减少胃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降低体重
(3)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1型和2型糖尿病均可使用,可以与磺脲类,双胍类或胰岛素联用。
(4)胰岛素增敏剂有增强胰岛素作用,改善糖代谢。可以单用,也可用磺脲类,双胍类或胰岛素联用。有肝脏病或心功能不全者者不宜应用。
(5)格列奈类胰岛素促分泌剂①瑞格列奈为快速促胰岛素分泌剂,餐前即刻口服,每次主餐时服,不进餐不服。②那格列奈作用类似于瑞格列奈。
2.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制剂有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
(1)1型糖尿病需要用胰岛素治疗。非强化治疗者每天注射2~3次,强化治疗者每日注射3~4次,或用胰岛素泵治疗。需经常调整剂量。
(2)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失效者先采用联合治疗方式,方法为原用口服降糖药剂量不变,睡前晚10∶00注射中效胰岛素或长效胰岛素类似物,一般每隔3天调整1次,目的为空腹血糖降到4.9~8.0毫摩尔/升,无效者停用口服降糖药,改为每天注射2次胰岛素。
胰岛素治疗的最大不良反应为低血糖。
(三)运动治疗
增加体力活动可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体重,减少身体脂肪量,增强体力,提高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运动的强度和时间长短应根据病人的总体健康状况来定,找到适合病人的运动量和病人感兴趣的项目。运动形式可多样,如散步,快步走、健美操、跳舞、打太极拳、跑步、游泳等。
(四)饮食治疗
饮食治疗是各种类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一部分轻型糖尿病患者单用饮食治疗就可控制病情。
1.总热量
总热量的需要量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力活动量、病情等综合因素来确定。首先要算出每个人的标准体重,可参照下述公式:标准体重(kg)=身高(cm)—或标准体重(kg)=[身高(cm)—]×0.9;女性的标准体重应再减去2kg。也可根据年龄、性别、身高查表获得。算出标准体重后再依据每个人日常体力活动情况来估算出每千克标准体重热量需要量。
根据标准体重计算出每日所需要热卡量后,还要根据病人的其他情况作相应调整。
2.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每克产热4千卡,是热量的主要来源,现认为碳水化合物应占饮食总热量的55%~65%,可用下面公式计算:
根据我国人民生活习惯,可进主食(米或面)~g,可作如下初步估计,休息者每天主食~g,轻度体力劳动者~g,中度体力劳动者~g,重体力劳动者g以上。
3.蛋白质
蛋白质每克产热量4千卡。占总热量的12%~15%。蛋白质的需要量在成人每千克体重约1g。
4.脂肪
脂肪的能量较高,每克产热量9千卡。约占总热量25%,一般不超过30%,每日每千克体重0.8~1g。动物脂肪主要含饱和脂肪酸。植物油中含不饱和脂肪酸多,糖尿病患者易患动脉粥样硬化,应采用植物油为主。
小糖糖给大家推荐几款糖尿病患者适用的药膳
糖尿病中医称“消渴”,要求严格控制饮食,一些简单的食疗方可以酌情选用。
枸杞葛根参茶
西洋参5克,枸杞10克,生地5克,葛根5克,水煎,代茶饮。
黄芪麦子茶
黄芪30克,麦冬10克,五味子5克,水煎,代茶饮。
枸杞银耳羹
枸杞10克,银耳5克,蒸30分钟后食用。
山药黄芪生地饮
山药30克,黄芪30克,生地15克,天花粉10克,葛根10克,水煎,代茶饮。
特此感谢健康指导:医学教授向礼欣,社区主任熊巧云,内科主任李卫红。
医院还有更多精彩的糖尿病宣传活动,并且有礼物哦,欢迎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白癜风能否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