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打呼噜
中医治疗打呼噜,中医讲鼻为肺之窍,窍不通,则肺不宣。肥甘厚腻久食则伤脾,脾运化无力,则生痰,生浊。行于四肢则为胖为厚,行于喉则为痰为饮,包裹于内脏则为脂为浊。脾主升清,肺主肃降。肺与脾的功能失调,则肺气被蒙,而发打鼾。
打呼噜常常被大家忽视,意识不到它的危害性。打呼噜不仅会影响家人休息,使家人苦不堪言,也可能影响夫妻感情。长期发展下去,还可能导致睡眠呼吸暂停、高血压、心脑血管病,很多打呼噜的人甚至在睡眠中被夺去生命。打呼噜是可以治疗的,中医治疗打呼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李医师今天就分享给您!
《黄帝内经》曰:“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是阳明之逆也,足三阳者下行,今逆而上行,故息有音也。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
现在打呼噜的人日渐增多,有些症状严重的晚上可以见呼吸暂停。有对夫妻过来看病,妻子说丈夫,他晚上睡觉呼吸突然停住,吓死我了,后来习以为常,也就不当回事了。李医师说,这呼噜的问题可大可小。它的实质是痰湿阻在呼吸道中,如果长期痰湿不降,阻闭了心脑,问题就大了。现在很多中老年人发生中风,出现脑血管意外,跟痰浊阻闭清窍是分不开的。这样的人长期呼吸气急,脸上一团浊气,讲话声音粗浊重,脉摸上去也是郁滑大的。痰浊上攻于清窍,才会出现呼吸气粗打呼噜,让浊阴往下排,气就清了。
中医在治疗打呼噜的问题上常用的方剂有:黄连温胆汤加龙骨、牡蛎、香附、郁金。痰多可用加陈皮,半夏,茯苓,乌梅用的是降痰浊的思路,让浊阴出下窍。还有就是健脾法,余常用的方法是健脾法,可以益气补血,健脾养心,脾主升清,肺主肃降,脾功能好了,则肺气畅通,呼噜也不会了,效如浮鼓。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给你的朋友圈,如果你有治疗的需要请联糸李医师,李医师坐诊地点:宝安区新安街道新湖路东侧天悦龙庭商铺号和顺堂国医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