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白内障,您想了解的都在这里
写作人:刘荣春主任医师
白内障几乎是家喻户晓的常见眼病,已成为高致盲眼病。
什么是白内障?
白内障形成的原因和机理是什么?
白内障分哪些类型?
什么人容易患白内障?
白内障的症状及治疗原则有哪些?
听刘荣春主任向您娓娓道来……
什么是白内障?
人的眼球里有一个完全透明、无血管、类似凸透镜的结构,我们称之为晶状体,如果将眼球比做一部照相机,那么晶状体就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晶状体在眼球里的肌肉(睫状肌)的调节下可以将眼前近处或远处的物像准确地投射到视网膜然后通过视神经的传递作用,将信号传输到大脑从而使我们能感知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
由于各种内在和外在的原因引起晶状体蛋白变性、水肿、纤维之间出现水裂,空泡,上皮细胞增生,可以使透明无暇的晶状体变浑浊,也就是照相机的镜头不透明了,就称为白内障。
那么,这个原本透明的晶状体是如何变浑浊的?白内障形成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其实,白内障不是老年人的专利,人的生命周期中任何年龄都可以患白内障,如新生儿由于基因、遗传或母亲怀孕期间被病毒感染导致晶状体代谢的异常发生浑浊,称之为先天性白内障;眼外伤时晶状体如受到外力钝挫伤或锐器损伤导致的浑浊称之为外伤性白内障;如果是由于糖尿病、血钙异常等代谢性疾病引起的晶体混浊,称之为代谢性白内障,由于眼球内晶状体临近组织的炎症、(如虹膜睫状体炎、青光眼、深层角膜溃疡等疾病)造成的晶体混浊,称之为并发性白内障;因特殊职业接触各种射线引发的晶体混浊,称之为辐射性白内障;因治疗某些全身病过程中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风湿、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引发的晶体混浊称为药物或中毒性白内障;极少数白内障手术后发生的晶体后囊浑浊称之为后发性白内障;由于年龄的增长导致晶状体蛋白的变性混浊称之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这种白内障俗称老年性白内障,是白内障中占比很高的一种,就像人年龄大了头发要白,脸上要有皱纹一样,晶状体蛋白变性的程度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加重,老年性白内障几乎无人可以幸免,所以,目前老龄化程度越来越严重,白内障的发生率逐年增加,已成为致盲率很高的疾病。
一旦患有白内障会有哪些症状呢?
初发期白内障可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晶状体混浊加重,患者可以出现视物模糊并进行性加重,双眼视物模糊的程度可以不一致,由于晶体混浊不均匀,有时可出现单眼复视。由于白内障早期周边晶状体混浊较轻,有的患者可以有暗处或夜间(瞳孔散大时)视力比在明亮处或白天(瞳孔缩小时)视力好的表现,由于浑浊的晶体密度增加,屈光力增加,凸透镜的厚度增加,许多患者出现近视的表现。原来的老花眼度数反而越来越少,因此有人夸奖老年人耳不聋眼不花,耳不聋一定是好事,而原来出现的老花眼突然减轻或不花了未必是好现象。很可能是发生了白内障,医院就诊。白内障患者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加重,可以出现严重的视力下降,甚至仅有眼前手动或光感,以至于生活不能自理。
如何预防白内障的发生和发展呢?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注意事项呢?目前有学者认为白内障的发生与紫外线的照射有关,因此老年人要尽量避免眼睛直接暴露在强烈的阳光下,烈日炎炎下户外活动可以借助遮阳帽、遮阳伞或UV指数四百的太阳镜。以延缓白内障的发生与发展。当然均衡饮食,电子产品的控制,早期发现及治疗可以引起白内障的原发病如糖尿病,积极治疗可以并发白内障的眼部疾病(如葡萄膜炎、青光眼等),接触射线特殊职业者的劳动保护,孕期妇女的风疹、麻疹等病毒感染的预防,以及孕期使用药物的管理也很重要。
那么,确诊了白内障应当如何应对呢?白内障的治疗主要有药物和手术两种途径。药物治疗仅适用于少部分症状轻微、尚未达到手术标准的患者,或是因某些原因(例如极其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常用的药物有比诺克辛、卡林优等眼药水,只能起到延缓晶体混浊的作用,就像人老了面部一定要有皱纹一样,涂抹化妆滋养品只能起到微弱的保健作用。白内障发展到一定程度,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目前最有效的方法只有手术治疗。手术的时机因人而异,一般矫正视力低于0.4,医生会建议患者手术治疗,但也要考虑到患者的职业特点、年龄等诸多因素,如从事钟表维修,工程师、画家、教师、医生等对精细视力要求高的患者可以放宽手术指征,发生于婴幼儿严重的先天性白内障,在科学评估后,为防止弱视的发生应在两岁前尽早行手术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白内障都需要治疗,对于晶状体混浊小于三毫米且不影响中心视力的先天性白内障可以采取密切观察的原则,另外晶状体的点状浑浊的先天性白内障,只要不影响视力可以不予处理,甚至不影响参军入伍。
一直以来,在白内障的治疗上总有一个传统的误区,认为白内障要等到成熟了才能做手术,其实不然,老年性白内障一般分为四期,分别是初发期、膨胀期或进展期、成熟期、过熟期,当下我们采取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在进展期手术效果较好,一旦发展到成熟期甚至过熟期,手术难度反而增大,角膜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会大大增加。白内障过熟期的患者如不及时手术治疗还会发生浑浊的晶状体溶解,继发晶体溶解性青光眼、眼内炎症,不仅增加手术难度,更重要的是会由于过高的眼压对视神经造成压迫,进而造成不可逆的视觉损害,失去复明的的机会。有的患者不仅失去了视力,还会因为白内障过熟导致的难治性青光眼,进而反复接受多次手术,甚至失去眼球。举个例子,就像苹果熟了就要摘下来一样,否则就会腐烂脱落。所以,有的朋友认为双眼都患了白内障,只要做一只眼的手术,另外一只眼不手术任其发展,这种选择在短期内或许可行,但长期看来是不可取的。
在白内障诊治中还有一个误区,由于白内障几乎家喻户晓,一旦老年人发生了视力模糊就认为自己患了白内障,不做任何处理,静等“白内障”发展到一定程度做手术,但其实他们不知道,人的眼睛还会患许多导致视力下降的疾病,如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青光眼等致盲性眼病,甚至还有颅内肿瘤压迫视神经导致视力下降进而危及生命,这些与白内障同时或先后发生,隐藏在白内障之后的致盲性眼病如不及时处理,后果极其严重,因此,老年朋友一旦发生视力下降,医院就诊,有经验的医生可以通过现代化的检查手段给予正确的诊断及评估,分清主次,为您找出危害您视力的真正元凶。
总之,白内障发生率高,是致盲性眼病,但是白内障是可逆的致盲性眼病,只要正确的处理,沉着应对不仅不会影响我们的视觉质量,反而可以通过目前的屈光白内障手术植入不同度数的人工晶状体,将我们之前存在的近视、远视、散光一网打尽,将我们之前的近视镜、远视镜、老花镜统统摘掉,还您一个清晰的大千世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