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眼内炎 > 眼内炎治疗

光明扶贫工程白内障复明牵手阳新县,为

中国网讯“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一场守护光明,健康扶贫的行动正在中国大地上悄然进行。在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思想指引下,“光明扶贫工程?白内障复明”项目自启动以来,为众多贫困白内障患者送去了福音。年4月23日,记者随“光明扶贫工程”项目走进湖北省阳新县,采访当地贫困白内障患者救治情况。

守护光明,让更多贫困患者重拾希望

现年69岁的浮屠镇荻田村贫困户邢廷银,平日里以卖菜为生,靠领低保度日,肩负着照料瘫痪儿子以及抚养年幼孙儿的重担。年,一纸白内障确诊书给邢廷银和他的家庭带来了致命的打击。接受治疗,就意味着要投入大量金钱,这个家庭承受不起。放弃治疗,就意味着要失去主要劳动力,这个家庭更是承担不起。医院在得知这一情况之后,迅速对邢廷银展开治疗。如今,邢廷银视力已恢复到0.4,很快便能继续劳动。

“真没想到我这老婆子还能再看见,你们真是好人哪。”近日,63岁的龙港镇高黄村贫困户医院刚刚做完白内障手术,复查结果非常理想。在经历过病痛的暴风雨之后,这项“没花一分钱”的手术重新点燃了柯爱菊的希望,为她未来的劳动和生活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

自“光明扶贫工程”走进湖北省阳新县以来,这样的故事就一遍一遍在医院上演。年4月23日,医院再一次集中救治贫困白内障者44例。曾经,一面是无力偿付的医药费,一面是对于重见光明的渴望,贫穷让这群白内障患者在疾病面前无能无力。而今,“光明扶贫工程”项目牵手阳新县改善了这一状况。

“光明扶贫工程?白内障复明”项目是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务院扶贫办共同组织开展的全国性健康扶贫项目,旨在通过整合社会资金,对建档立卡贫困患者白内障救治费用经医保报销之后个人自付部分进行全额资助,实现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救治。

63岁的柯爱菊,69岁的邢廷银,78岁的陈甲江,80岁的石定财......这一位位饱受贫困和疾病双重折磨的白内障患者,都是光明扶贫工程在阳新县的帮扶对象。在接受过专业的治疗之后,这些贫困白内障患者都慢慢摆脱了黑暗,迎来了久违的光明。

健康扶贫,为实现全面小康保驾护航

“阳新县是人口大县,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户、人,其中因病致贫户、人,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力拔病根断穷根,取得了一定成效。”阳新县副县长蔡暖心介绍道。

阳新县大力开展健康扶贫工作,使得光明扶贫工程一走进阳新就获得了高度重视。基于当地医院的诊疗特色之上,阳新县将医院确定为“光明扶贫工程”医院。

医院院长柯于麟认为,光明扶贫这项系统工程离不开各级组织和领导的重视,离不开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医院成为“光明扶贫工程”医院以来倍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为了做好这项工程,成立了领导小组及医疗救治小组。

依靠医院这一定点救治机构,在具体的操作中,阳新县坚持“定期识别筛查”、“完善救治政策”、“落实慈善项目”三大动作同时发力,全面建立本县新增白内障患者台账,切实实行对贫困患者的免费救治。据介绍年阳新县免费治愈建档立卡白内障患者98人,共眼,今年对新筛查出的88例新增白内障患者全部实施免费救治,救治率%。

阳新县落实健康扶贫工作,医院、制订诊疗方案、组织医疗救治、加强质量控制的基础之上,切实提高贫困人口健康水平,扎实推进“光明扶贫工程”。蔡暖心认为,下一步,一是要加大光明扶贫工程实施的力度,建立长效机制。二是要制定和完善贫困白内障救治政策,让贫困白内障患者享受更好的就医条件和就医环境。三是要对治愈后有能力的复明患者加大帮扶力度,帮助他们早日脱贫。

道长且阻,行则将至。提高贫困人口健康水平,为实现全面小康提供健康保障,“光明扶贫工程”任重道远。“光明扶贫工程?白内障复明”项目负责人介绍,我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需实施白内障手术救治的患者约为60万人,约需救治资金18亿元人民币。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通过整合社会资金,实现对建档立卡贫困白内障患者得免费救治。

中国社会扶贫网(扶贫媒体端)

来源于

中国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fkdgq.com/ynyzl/117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