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科学传播月圆桌会议举行,央视创造传
7月2日,中科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北京分院)第三届科学传播月圆桌会议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举行,与会嘉宾围绕公众科学日和科学传播月的举办成果、特色亮点,以及对线上科学传播的看法与期待进行了交流。在今年5月至6月的“科学传播月”活动中,中国科学院将线下活动“搬至”线上,家院所积极参与,通过全网直播的方式带领科学爱好者进行“科普云体验”。而此次正式发布的科普小程序“云游驿”也让科学爱好者们通过云端“置身”科研院所,漫游科学世界。中国科学院党组成员、副秘书长,科技创新发展中心主任、北京分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周琪表示,线上科普传播活动搭建起了一座桥梁,让科学家们把自己对科学的热爱与执著、对科学精神的那种追寻与探索传递了出去,在未来,活动将继续推动、扎实平台,运用新技术,让更多人参与其中。周琪说:“要把科普事业、科学传播事业做到一个新的高度、新的广度,做到更多人的心里去。”中国科学院党组成员、副秘书长,科技创新发展中心主任、北京分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周琪中国科学院新闻发言人,科学传播局局长周德进指出,科学传播局将继续在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和科学教育活动方面发力,同时希望科创中心(北京分院)继续发挥好引领示范作用,合力做好科普工作,他比喻道,“假设说我们想要款待大家吃饭,于是便邀请各个研究所做了许多菜,但是,却少有一个合适的桌子把菜摆出来。自从有了‘科学传播月’以后,就相当于有了一张非常好的桌子,能够把全院的菜都摆出来了。今年‘科学传播月’这顿饭很好吃、很惊喜。”中国科学院新闻发言人,科学传播局局长周德进圆桌会议中,王元卓、王原、卢静、王军、张强弓、李天达、高少鹏等科研工作者获颁“科普讲师团金牌讲师”“科普讲师团讲师”称号。央视创造传媒有限公司创意副总监、《加油!向未来》《正大综艺·动物来啦》节目制片人王雪纯,与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曹则贤,获聘中科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北京分院)科普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周琪(左一)为曹则贤、王雪纯、周忠和颁发科普讲师团顾问聘书作为此次活动中唯一一位传媒领域的参与者,王雪纯说:“我看到这么多的科研院所、科普机构、科研机构在一起,大家都在努力地做科学传播,努力地向外伸出触角、联合媒体和传播手段。反过来想想,站在一个媒体人的角度,我觉得媒体应该也有同样的、甚至更强烈的姿态,去拥抱科学内容、去拥抱科普的内容,在未来,这也肯定是我们要相互进一步融合的方向。”
央视创造传媒有限公司创意副总监
《加油!向未来》《正大综艺·动物来啦》节目制片人王雪纯近年来,央视创造传媒有限公司创意副总监王雪纯一直致力于科学传播工作,在担任《加油!向未来》《正大综艺·动物来啦》等节目的制片人期间,以电视化的呈现方式进行科普,让更多人直观地感知科学、探究科学、爱上科学。由王雪纯担任制片人的《加油!向未来》以“把科学实验搬上综艺化的舞台,向全民普及科学知识”为核心理念,所策划的“21天无壳孵化小鸡”实验成为了全网热点,实验以漫画、视频、图文方式全程聚焦,全国首只无壳孵化的小鸡“小茶缸”先后8次登上微博热搜,成为新一届“网红”,相关话题阅读量超过1.6亿,并在中小学生中形成热潮,吸引全国多所小学开展相关实验。与此同时,节目中进行的“C静力测试”“复兴号平衡实验”“深海勇士压力测试”“科考船探秘可燃冰”等诸多“重量级”科普新闻大事件相关短视频点击量突破6亿;而“驾车入水如何逃生”“车内高温引发自燃”“山洪爆发自救”等实用科普紧贴生活,时至今日仍广泛在新媒体平台被持续推广。《加油!向未来》播出期间,微博端发起的#我为中国航天添燃料#活动,号召网友说出自己的太空梦想,并征集到了来自全国各省市学生提供的近00份实验方案,最终,优胜实验被送入“未来号”微小卫星,并搭载上了开创中国民营火箭先河的“朱雀一号”运载火箭。尽管科学实验没能在太空完成,但这次尝试却成为了中国民营航天向前迈出的有力一步,也是航天科普的一次勇敢尝试。《加油!向未来》以科普为核心的呈现模式,为科学节目引领了潮流,成为了科普类节目的标杆。年,节目更是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选中,亮相戛纳电视节进行推介。《加油!向未来》亮相戛纳电视节目前在播的《正大综艺·动物来啦》在进行科普传播的同时,联合全国多家城市动物园和自然保护区,记录了“探秘三江源”“中华鲟人工繁育”“犀鸟D打印换嘴手术”“世界首例雪豹白内障手术”等多个动物科普选题,相关视频播放量突破多万;“国宝天成长记”“天安门信鸽回家”“荒漠猫交女朋友”“洛阳华南虎人工繁育”等多个话题在新媒体端持续发酵,更引发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