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往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注射可导致白内障术
既往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注射可导致白内障术后晶状体碎片残留和眼内炎风险增加
[据《Ophthalmology》年2月报道]
静脉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已经改变了视网膜疾病的治疗,同期,白内障手术也成为了美国最常见的眼科手术。
北卡罗来纳州杜克大学医学中心眼科的HahnP及其同事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纵向队列分析,研究了既往玻璃体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白内障手术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这项研究共分析了年1月1日至年12月31日接受白内障手术的例医保患者。通过使用5%的医疗保险索赔数据样本,这项研究评估了既往玻璃体注射的白内障手术受益人的3种不良预后风险。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计算了既往玻璃体注射患者相对于那些没有既往注射史患者的预后风险。主要预后指标有白内障术后28天内的残留晶体碎片(RLFS)移除风险。次要指标是急性(40天)或延迟发病的(40+天)眼内炎,和术后天内的新发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诊断风险。
结果显示,既往玻璃体内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注射与白内障术后28天内RLF移除风险明显升高相关(风险比[HR],2.26;95%可信区间[CI],1.19-4.30)。既往注射还与急性(95%CI,1.-5.22HR,2.29)及迟发性眼内炎(HR,3.65;95%CI,1.65-8.05)风险升高相关。既往注射不是新发的POAG青光眼诊断风险增加的一个明显指征。
研究人员下结论称,玻璃体内注射史可能是白内障手术相关术中并发症和眼内炎的一个风险因素。建议对有玻璃体内注射史且进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增加术前评估,术中谨慎,术后监测。
若您对本篇文献感兴趣,可通过如下方式获取英文原文:
1、手机下载,直接点击下方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