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疗效观
白内障是目前导致致盲最常见眼科疾病之一,占盲人1/2。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是近现代治疗白内障新成果,具有伤口愈合快、组织损伤轻、视力恢复好等优点。除此之外,此种手术用时短,且切口小、恢复快、并发症少。
现将年3月~年3月收治例白内障患者采用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后疗效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年3月~年3月收治的例白内障患者,男38例,女62例,年龄60~87岁,平均71.5岁。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对照组采用一般白内障摘除术,均排除能影响视力因素。
方法
治疗组先球周麻醉,再在眼球鼻侧或颞侧作一结膜瓣,以穹窿为基底,灼烧巩膜浅部血管达到止血的目的,作一中间距角膜缘2mm、两端距角膜缘3mm、大约5~6mm长的1/2巩膜层厚的反眉状切口。
使用巩膜隧道刀分离至透明角膜,大约离透明角膜1mm处,向前房注入玻璃酸钠,并环形撕囊,使水充分分离,将外核和内核分开。将内切口扩大至7~8mm,并再次注入玻璃酸钠于前房,保护角膜,用线环托住晶体核,动作轻柔的将晶体和线环从切口一同取出。
吸出残存晶体外层核和皮质直至清亮为止,为支撑前房注入玻璃酸钠,于嚢袋内注入人工晶体,定位旋转于9点、3点,无需缝合,关闭切口,单眼包扎1d。对照组则进行常规大切口白内障摘除术。
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在术后3d、71周、1个月、3个月进行视力检查、角膜曲率比较,两组患者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视力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术后角膜曲率也明显比对照组下降明显。
讨论
近年来,眼科手术方式不断完善,小切口无缝线手术逐渐取代了大切口白内障摘除术。
在白内障摘除手术过程中,在初期,尤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①选择患者时要有针对性,不能盲目选择患者,要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选择是否开展手术。②切口位置的选择要谨慎,这关系到手术的成败。③手术过程中,不可一味追求小切口而增多操作,使角膜内皮和悬韧带损伤,产生严重的并发症。
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手术主的优点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与常规手术相比,晶状体核是利用圈套器将其包裹住取出,因此组织损伤较轻、切口小,防止大切口因挤压眼球而导致的眼球变形,也减少了玻璃体、虹膜脱出的可能性。
②切口是采用巩膜内外隧道切口,这样可以使切口闭合性好,此手术可以使前房维持固定深度,能减少前房波动,也减少了玻璃体脱出、脉络膜上腔出血的可能性。
③此手术相对于乳化超声术,治疗费用低,避免发生角膜内皮损伤,切口小,散光小,加快视力恢复。综上所述,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用于治疗白内障不仅能降低散光、使视力得到尽快恢复,这种手术还具有费用低、安全、组织损伤小等优点,在临床上应得到广泛推广。
(来源:碑林医学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