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一拖再拖,86岁老人几乎失明,发生
“之前活得像瞎子,跑了上海、医院却没有一家愿意收治,苦。未曾想能在家医院,这样一批专家,他们只花了十几分钟就让我重见光明,太感谢了!”
近日,86岁的黄昌梅和妻子特意从义乌廿三里医院,夫妻俩送来了一面写着“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锦旗。这8个字包含了老黄诚挚的谢意。
白内障拖到“过熟期”
右眼治疗失败左眼越拖越糟
多年前,黄昌梅突然觉得看不清东西了,眼睛像蒙了层雾,医生说他是白内障。由于当时还不至于影响生活,老黄选择了拖。直到两年前,他觉得视力越来越差,人家看电视是五彩缤纷的,他看着却是一片暗淡,下雨天看不清,大晴天怕强光,走在路上还会摔倒,医院治疗。
当时,黄昌梅选择了义乌某院治疗,但因为老黄拖了太久,白内障已经发展到了中晚期,难度很高,风险很大。
于是老黄先拿右眼试试,但是手术后效果并不理想,视力几乎没什么提高。
因为害怕左眼手术效果也不理想,一拖再拖,黄昌梅的左眼情况日渐糟糕,连独自出门都做不到。
跑遍上海、医院无果
“天祥东方”成家门口的希望
为治左眼,黄昌梅跑遍上海、医院,由于眼底情况差,手术风险大,医院愿意冒险为其手术。
今年5月上旬,朋友向医院——医院。“医院全面托管的,医院来的专家,经验丰富,技术不比上海、杭州的医生差。关键还方便、高效,我去年的白内障手术是那里做的,当天上午检查下午手术,观察一天就出院了,效果很好。而且那里还有个白内障复明基金,我做手术就没掏过钱。”
听到这里,黄昌梅心动不已,次医院。
医院眼科主任金艳华回忆,医院的时候已经分不清白天和黑夜,用手电筒照眼睛也只能看到一点光影,如同盲人。
金艳华检查发现,老黄的左眼晶状体混浊明显,且眼底情况不清晰。白内障的形成是因为眼内的晶状体变得不透明了。在晶状体形成白内障以后,它的体积会不断的增大变硬,早期白内障像嫩豆腐一样,而老黄的白内障已经发展得很硬了,也就是“过熟”。而且老黄的眼部条件差,术中会不会出现什么并发症,手术后视力恢复如何,谁都不敢打包票。
但是现在白内障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老黄的生活,他恳求金艳华主任帮他手术:“反正现在已经跟瞎了没什么区别,家里人照顾我很辛苦,只要有一线希望我都要试试。”
金艳华主任对眼科常见疾病及疑难杂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擅长于白内障、青光眼、斜视及眼后段的手术治疗,她决定尽可能帮帮这位老人。
金艳华主任正在为其他患者做检查
十五分钟做完手术
拆下纱布后世界亮堂了
确认黄昌梅没有手术禁忌症后,他被推进了手术室。
“阿公,不用紧张,放轻松,十几分钟就好了。”医生说着就开始了手术。
手术的主要方式是白内障超声乳化,金艳华用刀在左眼角膜上做了一个极小的(大约2mm)切口,然后在晶状体的前囊撕约4mm直径的小口,通过这个撕囊口,用超声频率把白内障晶状体粉碎,然后把它们吸出来,再通过这个小小的切口放进一个人工的晶体,手术就完成了,过程用了约15分钟。
次日早上,黄昌梅左眼上的纱布被医生取下,“看清了!”“真亮堂!”“老婆今天穿了花衣裳,都多久没看见你了!”老人和家属都兴奋不已,这久违的光明来之不易。
金艳华提醒,得了白内障不要拖,要尽快就医,病情严重时可发展到看不见人、物,只能有光感,并有可能导致青光眼等别的并发症发生,到了那时再作手术的效果常常不理想了。只要白内障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就可以手术了。现在这门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安全性高,手术时间短,当日手术次日就可出院。
福利:-白内障手术可以免费做!
由医院捐资设立的“慈善复明基金”于年9月1日生效。按照《慈善复明基金管理办法》,该项基金救助对象为金华市户籍、参加金华市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新农合医保、患老年性白内障、需要手术治疗并且在医院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的患者。这些患者在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报销后,符合医保政策的自负部分全部由基金承担,也就是说,开白内障手术自己可以不要出钱了。
欢迎小伙伴们在右下方“写留言”
小编每条都会很认真的看哦!
觉得好,点zan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