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粉碎机白内障要等到熟透了才能做,这是
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40721/4429412.html
谣言粉碎机
白内障要等到熟透了
才能做
这是真的吗?
什么是白内障?
白内障是由于晶状体的透明度降低或颜色改变而导致视力下降的一种眼病,主要表现为渐进性无痛性视力下降,同时还可伴有屈光改变、眩光、单眼复视或多视、对比敏感度下降、色觉改变等症状,是排在第一位的致盲性眼病。
白内障的治疗
对于白内障的治疗,目前最主流、最有效的方式仍然是手术治疗。而对于白内障手术的时机,我们常听到有人说“白内障要等到熟了才能摘”,那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白内障究竟是怎样一种疾病:正常情况下,外界的光线照射入眼的通路为:光→角膜→前房→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这一条通路的各个环节都是透明的,因此外界的光线能够顺利地入眼并聚焦到视网膜上。这一条通路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对光线入眼造成影响从而产生视觉症状。白内障就是晶状体的透明度降低或颜色改变而导致进入眼内的光线减少,入眼光线减少,视网膜接收到的光线信号就会减少,从而导致视力下降等症状。
白内障可以分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先天性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并发性白内障、代谢性白内障等多种类型,但最多见的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顾名思义,就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透明的晶状体“老化”变得浑浊而导致的白内障,就和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会变皱、头发会变白一样,是人体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一种退行性改变。随着白内障的逐渐“成熟”,视力也就会逐渐变差。白内障手术的原理是通过手术摘除浑浊的晶状体,然后再植入一枚人工晶状体,从而使光线能够顺利聚焦到视网膜,达到提升视力的目的。既往主流的手术方式如白内障囊内摘除术、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等术式需要通过6-10mm大的手术切口将浑浊的晶状体娩出,术中出血、玻璃体疝出等风险较大,同时大的手术切口恢复后会导致较大的术源性散光,对术后视力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往往需要等到白内障“熟了”再做,一方面“成熟”的白内障更容易完整娩出,另一方面,术后视力能够较术前得到较好的提升。因此以前也就有了白内障要等到“熟了”再做的这种说法。白内障的手术治疗
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白内障手术治疗的方式日新月异。现在主流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已经发展为微创手术,手术仅需要做2-3mm的切口,然后通过超声的能量将晶状体乳化后吸除,术中出血的风险和术源性散光等大大降低,手术变得更加安全、高效,术后恢复更快,术后视力更好。同时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等新型人工晶状体的推出,克服了传统单焦点人工晶体不能兼顾同时看远看近的需求,让白内障术后的视觉质量得到了质的飞跃。在这种手术方式下,白内障程度越重,术中需要的超声能量就越大,术后出现炎症反应、角膜水肿、角膜内皮损伤的风险也就越大;白内障程度越重,术前眼部参数的测量就越容易出现误差,从而影响人工晶状体度数的计算,影响手术效果;白内障程度越重,患者经历白内障发生发展的周期就越长,受白内障相关视觉症状困扰的时间也就越长;白内障程度越重,发生晶状体膨胀致房角关闭、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等并发症的风险也就越大。最新的美国眼科临床指南也提出了白内障的手术适应症:①白内障引起视功能下降,不再满足患者的需要;②有显著的屈光参差合并白内障;③白内障影响后段疾病的诊断和治疗;④存在晶状体源性炎症或继发性青光眼(晶状体溶解性、晶状体过敏性);⑤晶状体膨胀导致房角关闭,或增加了房角关闭的风险。因此,白内障要等到“熟了”才能做的说法已经过时了。当白内障导致视力下降,影响生活质量时即可考虑接受白内障手术。早期接受白内障手术,就可以早期摆脱白内障的困扰,早享受一个清晰的世界。看眼病到重医用心呵护您的光明咨询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