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老年性白内障,共享清晰视界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也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重要器官。如果把我们的眼睛比作一部照相机,那眼睛里的晶状体就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这个“镜头”脏了污了、变浑浊了,失去了透明性时,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白内障”。
得了白内障最明显的是会使视力下降,从而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严重者会致盲。
在众多致盲性眼病当中,白内障居于全球第一位。80岁以上的老人,白内障的患病率几乎为%,只是轻重程度不同。
01
白内障分类及原因
白内障可按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如按病因可分为:老年性(或称年龄相关性)、外伤性、并发性、代谢性、后发性等;按混浊部位可分为:核性、皮质性、后囊性等。各种类型中最常见的是老年性白内障。
导致白内障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如衰老、遗传、免疫与代谢异常、中毒、辐射、局部营养障碍及炎症、外伤、手术等,都可直接或间接引起晶状体蛋白变性而发生混浊。
02
白内障常见症状
1、视力下降这是白内障最明显也是最重要的症状,视力减退通常呈缓慢进行性。
2、畏光和眩光晶状体混浊使进入眼内的光线散射,干扰了视网膜成像,一些患者会出现畏光和眩光。
3、屈光改变核性白内障可产生核性近视,原有的老视减轻。部分老年人会忽然发现自己不需要戴老花眼镜也能读书看报了,有的老年人很开心,事实上,这却不是个好兆头,这是因为老年性白内障初发时,晶状体凸度增加,屈光近点发生改变的缘故,是白内障的早期症状之一。
4、色觉改变混浊的晶状体对光谱中蓝光端的光线吸收增强,使患者对这些光的色觉敏感度下降;晶状体核颜色的改变也可产生色觉改变。
5、单眼复视或多视晶状体内混浊或水隙形成,使晶状体各部分屈光力不均一,产生单眼复视或多视。
另外,部分患者还可有眼前暗影、视野缺损、对比敏感度下降等,过熟的白内障还可诱发青光眼而出现眼胀痛、头痛及恶心、呕吐等不适。
当老人家出现以上的症状时,医院的眼科进行检查了。通过测视力、裂隙灯或检眼镜检查通常就能够明确诊断白内障。
03
白内障的治疗
我们眼睛的这个“镜头”一旦失去了透明性,就会像生鸡蛋变成熟鸡蛋一样,是不可逆的,目前尚无疗效肯定的药物治疗白内障,手术仍是白内障的主要治疗手段,也就是把这个坏了的镜头拿掉,换个新的镜头。
过去由于医疗技术水平的限制,认为白内障成熟期才是手术最佳时期,而现在由于医疗技术的发展进步,当白内障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时就应考虑手术治疗。
不要等到视功能下降到很低水平时才做手术,因为随着白内障的不断加重,对眼内多个组织的损伤将加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几率也增加;其次,对于存在窄房角、有闭角型青光眼发生可能的病人,在经历白内障膨胀期过程中,有诱发青光眼急性发作的可能,一旦青光眼急性发作将会出现虹膜萎缩、角膜内皮损伤、虹膜后粘连等改变,严重影响白内障手术效果。
04
白内障手术
目前治疗白内障最常用的是:
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
该手术已很成熟,属于微创手术,具有组织损伤小、手术时间短、视力恢复快、角膜散光小等优点。
目前先进的白内障手术已经突破了年龄上的限制,且并发症大大减少,上到百岁老人,下到几个月的婴儿都可以手术,手术时滴几滴表面麻醉的眼药水就能够达到麻醉效果。有基础疾病的老人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肺功能不全等,需要把基础疾病控制在相对正常的范围内再进行手术。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在术前配合医生完善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检测,检查凝血功能,了解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眼部是否有活动性炎症及眼底病变等,以作好全面的评估,排除手术禁忌症,尽可能地把风险降到最低。
有人担心,人工晶状体用不了几年就会坏掉,又得重新换。其实,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人工晶状体具有高度的物理化学稳定性,理论上是可以使用终生的。还有人会担心白内障复发,混浊的晶状体经手术摘除后是不会再长出来的,所以白内障不会复发。
有少数人发现,白内障术后没多久看东西又模糊了,以为是白内障复发,其实这是由于术中保留用于支撑人工晶状体的后囊膜发生了混浊,并不是人工晶状体本身混浊,这种情况只需要在门诊进行激光治疗就可以了。
05
白内障预防
已有研究显示,健康眼睛晶状体里有很高的维生素C,而在白内障患者眼睛的晶状体里维生素C的含量就少得多。因此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尤其是深绿色蔬菜,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预防白内障是有利的。
除此之外,应尽量避免其它食物对白内障预防所带来的影响:如油炸食品及人造黄油、人造脂肪等会加速氧化反应,使人容易患白内障;含乳糖丰富的全脂奶粉、奶油、冰淇淋等,分解后会产生半乳糖,而半乳糖会干扰奶制品中维生素B2的利用,使其沉积在老年人眼睛的晶状体上,导致晶状体透明度降低,容易诱发或加重白内障。
研究还发现,大量食盐者和长时间暴露在强烈光线下也容易增加患白内障的风险。专家建议,应避免长期在强光下活动或工作。对于户外工作者,应佩戴质量好的太阳镜,并定期对眼睛进行检查。
对患有糖尿病、低钙血症、眼部炎症等疾病者则需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引发白内障。老人在生活中还要注意合理的用眼,这对预防白内障也同样重要。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文:张剑辉审核:张华林编辑:萧嘉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