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内注射头孢呋辛可显著降低白内障术后眼内
白内障术后眼内炎是极其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对视力影响极大,国内外各地对其发病率的统计不一,从0.04%~0.30%不等,具体受地域特点、手术方式、术者水平、术中并发症等因素影响。虽然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发病率不高,但一旦发生,患者术后视力不但不提高,可能还会下降,甚至失明。该病属罕见病,重在预防。
年9月至年1月,欧洲白内障与屈光外科医师协会(ESCRS)发起一项国际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共有奥地利、比利时、德国、意大利、波兰、葡萄牙、西班牙、土耳其、英国及爱尔兰的24个中心、例患者参与,证实前房注射头孢呋辛可将白内障术后眼内炎发生率由0.34%(23/)减少至0.07%(5/),减少约5倍。
年8月,ESCRS将该措施写入术后眼内炎防治指南之后,欧洲各国眼科医师在白内障术后常规在前房注射头孢呋辛,以此来预防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发生。
年,爱尔兰、西班牙、美国的眼科专家对该指南进行了更新和细化,并以英、法、德、意、波、俄、西、土六种语言公开发表。
在年第十四届国际眼科学学术会议、第十四届国际视光学学术会议、第三届国际角膜塑形学术大会上,上海交通医院眼科发表了前房注射头抱肤辛预防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临床研究,评估了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采用前房注射头孢呋辛预防术后眼内炎发生的临床效果,回顾性分析了~年该科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病例以及术末接受前房注射头孢呋辛的病例。~年对部分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病例实施了头孢呋辛前房注射,年起对所用病例常规实施头孢呋辛前房注射。结果发现:随着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例数的逐年增加,实施前房注射头孢呋辛的比例增加,术后眼内炎的发生率逐年降低。~年共计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例,接受头孢呋辛前房注射的比例依次为33%()、65%()、%(~),术后急性眼内炎共计4例,其中年1例为未接受前房注射者,玻璃体标本培养证实为肺炎链球菌,其余3例为曾接受前房头孢呋辛注射但发生术后眼内炎者,平均潜伏期为4.7天,前房及玻璃体抽吸标本培养均为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眼内炎的累积发生率为0.%()、0.%()、0.%()、0.%()、0.%()。因此,前房注射头孢呋辛可以降低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发生率,可以作为预防临床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眼内炎发生的常规措施。
在年6月《爱尔兰医学科学杂志》第2期上,爱尔兰外科医师皇家学院、医院眼科发表了一项回顾性分析,发现年至年根据ESCRS指南预防性使用头孢呋辛后的例白内障手术发生5例眼内炎(0.06%),而年为0.49%,相差约8倍。5例眼内炎中有3例被培养和药敏证实(其中2例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例为铜绿假单胞菌)。该研究有力地支持所有白内障手术使用头孢呋辛预防眼内炎。
在年10月《德国眼科杂志》旗下《格雷夫临床与实验眼科杂志》第10期上,以色列希巴医学中心眼科研究所、拉宾医学中心眼科发表了一项回顾性队列分析,比较了根据ESCRS指南预防性使用头孢呋辛前后(年至年、年至年)的眼内炎发生率。结果发现:在上述两个中心,年至年的例白内障手术发生22例眼内炎(0.%),年至年的例白内障手术发生10例眼内炎(0.%),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3)。作者认为预防性使用头孢呋辛显著减少了术后眼内炎的发生率,因此强烈推荐所有白内障手术采取该常规方法,除非存在禁忌症。
在年10月《国际眼科杂志》第10期发表了前房内注入头孢呋辛预防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荟萃分析,通过检索收集国内外文献,运用荟萃分析方法,比较前房内注入头孢呋辛与对照组无干预措施后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发病情况,评价前房内注入头孢呋辛对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预防作用。结果发现:荟萃分析比较前房内注入头孢呋辛与对照组,以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发病率作为指标,统计结果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OR=0.11,95%CI=0.07~0.18,P<0.01),提示前房内注入头孢呋辛组与未注入头孢呋辛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作者认为前房内注入头孢呋辛可有效地降低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发生。
白癜风的发病原因有哪些什么是白癜风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