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眼内炎 > 眼内炎预防

CCOS访谈赵家良教授提高白内障手

我国白内障手术开展现状

  白内障是全球第一位致盲原因,因白内障而致盲的人数占全球盲人总数的52%。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揭示,多万盲人中60%的盲人的致盲原因是白内障。白内障是影响老年人群的最主要眼病。我国已经开展了大量工作,年手术量为40万,年增加3倍;年手术人数达到了万。

我国白内障手术现状和世界现状

  衡量白内障治疗状况,除了具体的手术病例数,还有一个指标是白内障手术率,即一年中万人群中白内障患者手术的例数。这是国家防盲工作水平高低的替代指标。眼科界前几年对这个指标不够重视,医院做了多少例白内障手术,比如做了0例就觉得数量已经不小了。但是考虑到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我们还需要   发达国家的白内障手术率为以上。发展中国家,如印度一年也有超过万例白内障手术,其白内障手术率达到了0多。东南亚地区如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等国的白内障手术率均高于我国。我国属于西太平洋地区,这些地区的西太平洋岛国的白内障手术率也高于我国。年WHO宣布世界有三大盲人高发区:中国、印度和非洲撒哈拉地区。然而印度现在的手术率已经提升了很多,我国与印度比较是有距离的。和非洲国家比较,比如今年东京召开的世界眼科大会上报告的数据提示,撒哈拉沙漠以南的46个国家的白内障手术率已经达到了~,因此横向比较下来,我国虽然进步很大,但在世界范围内尚处于低端水平。

  可能有人讲外国人白内障多,因此手术率高,比如说印度,日光强烈,白内障患者多。但是以我国台湾省的数据来看,万人口中一年白内障手术15万例,手术率达到6,福建和浙江等省与台湾省同处海线峡两岸,两地的白内障发生情况很相似的,由此也可以看出我国大陆地区的白内障手术率还是很低的。因此需要政府、眼科界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提高白内障手术率的三大措施

  提高白内障手术率需要政府、眼科界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第一,我们要看到,白内障的防治属于公共卫生问题。政府的大力支持非常重要。政府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经费。近年来开展了两个大项目。一个是~年,我国政府与国际狮子会合作,开展了多万例白内障手术,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白内障的治疗工作。一个是年国家开展“百万贫困白内障复明”项目,每个贫困白内障手术患者可以获得政府资助的元,用于开展白内障手术。该项目计划3年完成,由于效果和社会影响很好,项目延长了时间,到去年为止,共完成了多万例贫困患者的白内障手术。这些进步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取得的,但由于我国进入老龄社会,老人寿命长,白内障盲人和视力损伤者的患病率高,因此政府还需要进一步投入经费。而且几年前元就能完成一例手术,但现在这些钱可能仅仅只够负担术前检查。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把相关的数据通报给政府,以协助其确定白内障相关的公共卫生决策。

  第二,我们的眼科界专业人士也需要提高认识。虽然眼科发展很快,有很细的专业分科,但白内障手术是基本手术,每个眼科医师都应该会做。有些地方已经做得很好,比如上海城区白内障手术率达到了6,而郊区只有0,城乡差别很大。因此眼科界既要立足于帮助基层眼科医师提高手术技术,同时也要   第三,提高白内障手术率还需要得到社会和厂家的大力支持。国内的医疗越来越讲究高端品种,手术价格也越来越高,这种现象是不够合理的。拿服装来打比方,有名牌服装和普通服装的区别,咱们老百姓负担不了名牌衣服,但负担基本的普通服装还是可以的。白内障手术的情况也与此类似,咱们应该采用多种方法来满足大部分普通群众的需要。

  我国是一个大国,就像一个很大的车轮,车轮启动起来比较难,但只要启动起来,惯性也比较大。只要政府、眼科界和社会各界三方的支持,我国白内障治疗水平一定能在未来迅速提升。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历程及难点分析

  一、医师的成长历程

  我国建国60多年来进行的医师培养方式走了一些弯路。医师怎么培养?医师首先需要上大学,进医学院,作为医学生,学习医学基础知识,这个阶段主要是增长知识。但仅仅学会这些知识是不足以当好医师的,还缺少实际的能力。医师这个行业很特殊,大学毕业后还必须要接受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这个阶段既是学生又是医师。既要学习知识,又要看患者,在实践中把书本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能力。如果你背书背得很好,应该怎么诊断怎么用药,但是来了一个患者后你能看出他是什么病吗?所以通过训练以后才能增长实际工作的能力。这个阶段对于医师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阶段。当住院医师培养阶段顺利通过后他就成为一个合格的专科医师了。

  医师需要接受终身教育,医学是一个接受终身教育的行业。所具有的知识半衰期大约只有5年,因此必须不断补充知识,通过学术大会或其他方式进行继续教育。住院医师教育是指毕业后教育,主要是医学院毕业后3年内的教育。住院医师教育目的在于要增长实际工作能力,要能看病。

  二、既往住院医师培养方式与实际工作需要不匹配。

  多年来我们也在培养学生。文革前没有建立规范化的住院医师培养制度,医院自己带。医师成长好否要看运气。分配在医院,就能成为好医师。分在小地方的医师没有老师指导,只能自生自灭。或者虽然自己很努力,看了些书,做了些事情,但却不够规范。基层卫生机构基本是这样的情况。年后恢复了医学研究生制度,以研究生制度来培养医师,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实践中发现,通过研究生制度来培养临床医师这条路是不对的。比如,有的研究生抱怨,我在研究生期间天天在实验室做实验,跟兔子、老鼠、细胞打交道,发论文。但毕业后当临床医师要看患者,患者是人,不是兔子、老鼠,这是不一样的事情。这就是教育内容与临床应用的实际不一致所导致的矛盾。

  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制度回顾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于上述矛盾有扭转解决作用。不管是大学毕业的,还是研究生毕业的,只要没有经过住院医师培训,都必须要经过培训,因为你将来要看病,要增长实际工作能力。这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质,这一阶段是把医学生训练成为真正的医师的一个阶段。

  规范化培训项目在年就启动,经过很多年,做了大量工作,特别在~在卫生部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去年12月31日卫生计生委等七部委联合发文,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明确指出医师培养的思路。研究生发表很好的论文表明他们具有很好的研究能力,但是并不表明你就具有临床医疗的能力。

  四、规范化培训制度的优点

  规范化培训制度能够把医学生训练成为一个好医师,对患者负责。如果医师质量不高,让他去看病就会闯祸。某种程度上当前医疗纠纷多也跟医师工作能力欠缺有关系。比如白内障手术率不高,某种程度上跟医师的培训有关系,很多人没有接受过培训,不会做手术。所以关键问题是教育,规范化培训抓住了医疗工作和医改的核心问题。我们期望在这个制度下中国医师能很好地成长起来,能跟国际接轨。现在差距还比较大。所以我非常推崇住院医师制度,期望未来眼科医师的质量有一个极大的提升。

  五、规范化培训制度面临的困难

  1、经费问题

  当一个进入住院医师培训的阶段,既成为医师,又具有学生身份,他们的收入怎么办?应当由国家支付,才能保证住院医师有较好的收入。

  2、教学单位

  住院医师应当在符合条件的培训基地接受培训。基地应当具有师资力量和良好的软、硬件设施。今年8月我国遴选了家培训基地,以后规范化培训都在这些基地进行。

  3、师资力量

  高年医师和教授是师资力量的来源,但其本身并没有接受过规范化的培训,如果要对年青医师进行规范化培训,是否存在困难犹未可知。这方面还需要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我相信只要把住院医师培训抓好了,医学教育会有很大的改观。

眼科健康教育与防盲治盲

  眼科健康教育对于防盲治盲非常重要。眼科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把眼健康知识传播给公众,让公众学会保护眼睛,减少眼科疾病的发生率,减少医疗费用。

  一、减少发病率

  1、糖尿病

  糖尿病到一定程度后易引起视网膜病变,导致失明。而糖尿病是可以通过调节生活方式得到预防和改善的。

  2、高血压

  高血压易引起眼底血管阻塞,导致致盲性眼病。治疗高血压实际就能预防眼病。少喝酒,少抽烟,对于高血压的治疗是有益处的。

  3、白内障

  老年人不可避免得白内障,但有些情况是可以预防的,比如强烈的日光损伤是导致白内障的病因之一,因此戴一个墨镜有助于保护眼睛。持续长期的腹泻和营养不良也是白内障病因之一;很多盲人以为是自己老了,所以看不到东西,其实一检查,就是白内障的问题,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恢复视力。

  二、减少医疗费用

  有些疾病在现有的医学水平下是无法治疗好的,比如近视眼,很多家长花了很多钱给孩子治疗近视眼。现在的医学水平下近视眼实际上是治不好的,只能配戴合适度数的眼镜,就可以解决问题,而且生活质量也不受太大的影响。

  有些病比如视网膜色素变性尚有满意的治疗方法。通过正确地引导患者,能够避免他们在这些疾病上花费地过多的医疗费用。

  通过多种途径进行眼科健康教育,比如通过媒体的传播是非常有利于公众维护自己的眼健康的。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分类

  青光眼的分类的不同是由于不同时期对青光眼疾病本身的认识程度不一样。青光眼的研究历史有多年,从19到21世纪。眼睛红或疼称为炎症性或充血性青光眼,如果只是眼压高,不红就叫非充血性青光眼。现在由于对青光眼的认识更加深入,从机制、病因、病程等方面来了解它,所以需要新的分类办法。在继续教育讲课中我会详细地讲这件事。

“年前根治致盲性沙眼项目”简介

  年世界卫生组织开展了一个全球的防盲行动叫“视觉:享有看见的权利”。其中需要重点防治的第二种疾病是沙眼,所以我们对沙眼要重视。上世纪50年代我国沙眼的患病率是50%,甚至有些地方“十人九沙”,患病率90%,非常严重。沙眼是我国当时致盲的主要原因。沙眼的病原是沙眼衣原体,这是我国学者发现的,对世界医学是极大的贡献。我国政府开展防治沙眼的工作一直延续到现在。

  世界卫生组织对沙眼很重视,认为根治沙眼对于防盲非常重要。并提出了四个沙眼防治策略,一是通过手术治疗后遗症,二是通过抗生素控制活动性病变,三是改善环境,包括改善厕所条件、用水条件,清洁的环境也可以减少沙眼;四是通过宣传帮助人们预防沙眼,比如多洗脸。非洲有些孩子是基本不洗脸的,这个也会导致沙眼发病率升高。

  前几年WHO向中国了解中国沙眼患者的情况,但我们无法提供数据,明确中国沙眼是否严重,是否已经根治,这是非常重要的。中国13亿人,占世界人口基数很大,国际上也很希望了解中国的情况。同时,如果调查中发现有沙眼高发流行区,应该用药物来控制,现在有效的药物也很多。所以我们承担了这个项目——“年前根治致盲性沙眼项目”。这个项目现在已经开展了第一步,进行基线评估,目前在16个省中已经完成。根据评估结果,没有发现沙眼高发流行,患病率比较低,低于5%时沙眼流行就很不容易了,这就是说已经基本控制住了致盲性沙眼。16个省基本达到了这个标准。从上世纪中国沙眼患病率高达50%到现在患病率已低于5%,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个进步。

  (来源:《国际眼科时讯》编辑部)

赞赏

长按







































中科白癜疯口碑怎么样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学研究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fkdgq.com/ynyyf/95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