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外伤学组组长颜华教授眼外伤的临床科研概
医院颜华教授
编者按:
我国眼外伤患者数量多,开展眼外伤救治工作地区广泛、医院多,但是缺乏统一标准,缺乏多中心的专题研究,大多数眼外伤医生只顾做,忽视总结,总的来说,有关眼外伤的国内国际研究成果较少。医院的颜华教授在第二十一届全国眼外伤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亚太眼外伤学术会议上根据眼外伤的性质以及特点,对眼外伤的临床科研进行介绍和指导,旨在提高广大医生眼外伤科研意识,增强中国眼外伤的科研水平。
眼外伤的临床科研概况
马志中教授年正式创立眼外伤玻璃体手术研究(eyeinjuryvitrectomystudy,EIVS),对我国眼外伤救治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性意见。在马志中教授倡导下,眼外伤学组于年创立了中国眼外伤登记网( 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study)指的是利用已有资料(如各种临床累积的资料)或特殊调查的资料,按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分组,把疾病分布情况真实地描述出来。通过比较分析导致疾病或健康状态分布差异的可能原因,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或防治策略。它的特点是收集比较原始或比较初级资料,所得结论只能提供病因线索,而且一般不设立对照组,不涉及因果联系的推断,此外有助于发现病因和危险因素线索。描述性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历史或常规资料的收集和分析、病例报告和系列病例研究、现况研究、纵向研究以及生态学研究。其中病例报告与系列病例研究、横断面研究、纵向研究比较常用的三种描述性研究。第一种,病例报告(casereport)是单个病例或10个以下病例的详尽临床报告。包括临床表现、治疗、结局,对病因分析及治疗经验。系列病例研究(caseseries)与病例报告相似,多在10例以上,是对多年积累的病例的一种总结。它的原理是从异常病例中,根据已有的理论或很少的相关信息,提出某种可疑假设,异常病例包括出现的频率和分布异常,临床表现异常、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及对治疗反应异常等。它的特征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快,看到1例或者几例就可报告,能在第一时间报告出来;另一方面是粗,研究的结果比较粗糙,没有详细的设计,没有严密的分析,只是提供线索和参考。它的用途主要是为了发现和研究新发病例、罕见病例及药物不良反应等,为临床研究提供线索,它的对象是高度选择的,容易产生偏倚,由于缺乏对照,所获得的结论有局限性。[1]第二种,横断面研究(cross-sectionalstudy)是在某一特定的特别短的时间内完成的,因此称为横断面,因为研究的是现在的状况故称现况研究,所用指标是患病率,故又称患病率研究(prevalencestudy)。它的原理是按照事先设计要求,在某一人群中,应用普查或抽样调查的方法收集特定时间内特定人群中疾病或健康状况和相关因素资料,以描述在不同特征人群中的分布,观察某些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它的特征是提示因素与疾病之间是否存在关联,为病因研究提出初步线索,在资料分析时可进行组间比较分析。[2]第三种,纵向研究在不同时点对同一人群的疾病、健康状况和某些因素进行调查,以了解这些因素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是前瞻性的,在性质上类似于多次横断面研究,疾病的临床特征的动态变化研究大都属此类型。它的特征是能观察到各变量(因和果)的时间动态变化,在病因研究中,纵向研究结果较一般横断面研究结果更有说服力。纵向研究主要用于研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趋势,估计预后。[3]
分析性研究
分析性研究的种类主要有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的衍生类型、单纯病例研究、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病例-队列研究以及病例交叉研究。其中前两者应用的最为广泛。队列研究(cohortstudy)是将一个范围明确的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或其暴露程度分为不同的亚组,比较不同亚组之间结局差异,从而判定暴露因素与结局之间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大小,例如对不同外伤部位、不同外伤性质的预后的研究。它的特征主要是,第一、它属于观察法:队列研究中的暴露不是人为给予,不是随机分配的,而是在研究之前已客观存在,这是队列研究区别于实验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二、它必须设立对照组:队列研究必须设立对照组以资比较。第三、由“因”及“果”:一开始就确立了研究对象的暴露状况,而后探求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关系;第四,它能确证暴露与结局的因果联系:估计暴露人群发生某结局的危险程度,因而能判断其因果关系。它主要用于检验病因假设、评价预防和治疗效果以及研究疾病自然史。[4]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study)是在疾病发生之后去追溯假定的病因因素,由果及因的回顾性研究方法。它的特征主要有,属于分析流行病学、必须设立对照、回顾性、从果求因。它主要用于探索或验证病因和流行因素、评价预防和治疗措施效果及其不良反应、临床医生可以很方便获得病例,医院的其他患者中选择,则对医生也是方便的。[5]
试验性研究
试验性研究指的是研究对象被随机分为两组或多组,分别接受不同的干预措施,随访观察,比较各组结局。它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四点:第一、属于前瞻性研究:干预在前,效应在后;第二、随机分组:随机将研究对象分配到试验组或对照组;第三、具有均衡可比的对照组;第四、有干预措施:这是与观察性研究的一个根本的不同点。根据干预和分组的单位不同分为临床试验(医院)和现场试验(社区)。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分为以个体为干预单位的试验以及以群体为干预单位的试验,又称为社区试验。临床试验(clinicaltrial)是以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个体为单位进行随机分组的实验方法。评价某种新药或新疗法对某种疾病的疗效。由于临床试验的核心是随机分组和设立对照,因此又称为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controltrial,RCT)。它的特征主要有:盲法的应用是极为重要的、随机分组、临床依从性是试验成败的重要因素、临床试验的效果评价指标主要有:有效率、治愈率、病死率、n年有效率等。它的主要用途有以下四大方面:治疗研究:包括对药物、疗法效果或不良反应的评价;诊断研究:评价某一诊断性实验的真实性、可靠性和临床应用价值;预后研究:主要用于预后影响因素的研究;病因研究:主要用于疾病危险因素的干预研究。[6]
二次研究
二次研究是相对于原始研究而言的,它是指对一系列的原始研究结果进行再次研究、综合和创新,主要包括系统综述(systematicreview)、meta分析(meta-analysis)、临床经济学分析。其中使用最多就是meta分析,meta为希腊词,意为“after,more 参考文献:
[1]丁建光,王常观,马志中.眼眶内巨大植物性异物一例.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年28卷09期-页。
[2]KuhnF.Epidemiologyofsevereeyeinjuries.UnitedStatesEyeInjuryRegistry(USEIR)andHungarianEyeInjuryRegistry(HEIR).Ophthalmologe.May;95(5):-43.
[3]SchraderWF.Epidemiologyofopenglobeeyeinjuries:analysisofcasesin18years.KlinMonblAugenheilkd.
[4]FengK,MaZZ,etal.Clinicalfeaturesandprognosisofeyeballrupture:eyeinjuryvitrectomystudy.ClinExperimentOphthalmol.Apr8.
[5]王志强,马志中.外伤性视神经病变预后相关因素分析.中华眼底病杂志年18卷02期98-页
[6]MazzoliRA,GrossKR,ButlerFK.Theuseofrigideyeshields(Foxshields)atthepointofinjuryforoculartraumainAfghanistan.JTraumaAcuteCareSurg.Sep;77:S-62.
[7]GharaibehA,SavageHI,SchererRW,etal.Medicalinterventionsfortraumatichyphema.CochraneDatabaseSystRev.Dec3;12:CD.
(来源:《国际眼科时讯》编辑部)
版
权
声
明
版权属《国际眼科时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眼科时讯》”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