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眼内炎 > 眼内炎预防

宝宝两眼泪汪汪,小心新生儿泪囊炎

刚刚出生的宝宝眼睛水灵灵的,特别吸引人,不过如果妈妈一旦发现宝宝总是两眼泪汪汪,并且眼屎分泌较多,就要警惕宝宝是不是患上了新生儿泪囊炎。当时咕噜也是有这种情况,但只是轻微的鼻泪腺不通,通过每天的按摩就会好转。虽说患有新生儿泪囊炎的几率不高,但是魔妈身边确实有2个好朋友的孩子碰上这事了,所以,妈妈们还是要注意平时多多观察宝宝,学习一些基本常识。

新手妈妈怎么判断新生儿泪囊炎?

一般情况新生儿泪腺炎比较多见是慢性泪腺炎,而且一般发病多为单侧,早期典型症状:

1、宝宝会无故流泪不止;

2、流泪时内眼角有黏黏的黄白色脓液流出;

3、早晨起床会有很多眼屎;

因此,一旦妈妈发现宝宝眼屎黄且多,在没有不适的情况下眼泪不止,泪囊部红肿有硬块,就应该考虑宝宝患上新生儿泪囊炎的可能性。

魔妈朋友家的萌娃是在3医院确诊有泪囊炎的,因为之前一直没有发现宝宝有什么异样,只是经常看宝宝眼睛水汪汪的,当时以为是眼睛遗传妈妈的水汪汪大眼睛。后来是另外有过同样病情的朋友去看望时才发现不正常,幸运的是不严重没有什么并发症。

妈妈可以用简单的方法判断:

用手指压迫宝宝眼角皮肤,可见黄白色脓液从大眼角流出。如果为泪囊炎急性发作则表现为内眼角下方鼻根处又红又肿,宝宝因为疼痛而哭闹不安。

新生儿泪囊炎与其余眼病的区别

新生儿泪囊炎和一些眼病症状类似,没有经验的新手妈妈容易将新生儿泪囊炎和一些疾病混淆,导致延误诊治。

新生儿泪囊炎有三大典型症状:流泪、泪道有分泌物、眼睑湿疹。但有的患病的宝宝可能表现的症状只是其中的某个,很容易被妈妈视为哭闹而忽视;

新生儿结膜炎一般在宝宝出生后5-14天发病,症状表现为眼睑肿胀,睑结膜发红、水肿,同时伴有分泌物,初为白色,但可能很快转为脓性,因此也会出现黄白色带脓性的分泌物,但一般患儿泪囊区及周围皮肤正常,未见肿块。

麦粒肿是眼睑上的疖子,因为长在眼皮上,我们常叫做“针眼”。麦粒肿初起时又红又痛,三五天后可化脓,待脓排出后,红肿消退,胀痛缓解,再过几天就可完全痊愈。

新生儿泪囊炎对宝宝的危害

新生儿泪囊炎必须及早治疗,一般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如果长时间不治疗,可能会出现:

1、炎症急性发作并向周围扩散;

2、泪囊壁失去弹力,日后即使泪道通畅,溢泪症状依然会存在;

3、可能因泪道炎症持续而形成永久性瘢痕性泪道闭塞;

4、泪囊脓液不断排入结膜囊,可导致结膜和角膜炎症,引起角膜溃疡,甚至发展为眼内炎,对眼球构成严重的潜在威胁。

新生儿泪囊炎治疗要不要动手术?

目前,新生儿泪囊炎通常一般采用的方法是药物保守治疗、泪道冲洗、泪道探通。如果药物无效才需要手术治疗。先以药物点眼治疗加按摩,促进泪液往鼻泪管方向流动,经一段时间治疗,先天性残膜一般会自行破裂,泪道也就通畅。如症状仍未缓解,则要泪道冲洗,将先天性残膜冲破,如无效的话,需采用泪道探通术,用探针将先天残膜刺破。

新生儿泪囊炎可预防吗

新生儿的泪腺在刚出生时大多数都是尚未完全发育的,小宝宝生下来时哇哇大哭其实是智力和生理发育的需要,哭泣时眼轮匝肌和泪小点周围结缔组织收缩,因此,让新生儿适当地哭啼,也是预防小儿泪囊炎的有效办法。

在出生10天以内的婴儿群体中,新生儿泪囊炎发病率达0.3%~0.5%,早期妈妈可以对宝宝的泪囊区加压按摩,对新生儿泪囊炎具有积极的作用。

预防

泪囊区加压按摩法

1、按摩前,妈妈需要先洗净双手,剪指甲。

2、让宝宝仰卧,由另一人固定头部和四肢,妈妈由鼻根部泪囊区顺鼻翼向下推挤。

3、按摩结束后,可以按医嘱滴用抗生素眼药水。

注意事项:

*按摩时注意用力均匀,既要有一定力度,又不要力量太大损伤皮肤。

*点眼药水时应轻拉下眼皮,滴入眼药1滴。注意药瓶不宜举得过高,防止药水滴入时刺激眼睛。但也不能举得太低,以防瓶口触及眼睛,一般1~2cm为宜。滴药后药水溢出,可用清洁干棉球或干净的面巾纸拭去,避免用不洁物品擦双眼。

*眼药用后瓶口不能触及其他物品,要及时盖上瓶盖,防止污染,并且注意将药瓶保存在阴凉处。

END

母婴类问题疑惑到







































小孩白癜风能治愈吗
怎样才能治好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fkdgq.com/ynyyf/54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