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眼底专题报告摘要
类别:儿童眼病
中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指南颁布后严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者疾病特点变化分析
陈宜冯婧李方烃尹虹梁建宏黎医院
目的研究中国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筛查指南颁布后,在三级转诊中心就诊的患儿疾病特点的变化,评估现行筛查标准的有效性。方法回顾年1月至年5月就医院眼科中心的ROP3期(阈值及阈值前1型病变)、ROP4期、ROP5期患者病例。结果严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者平均孕周29.98±2.13周(范围26至34周),平均出生体重.32±.18克(范围至克)。年筛查指南颁布后4期、5期ROP患儿所占比例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P,0.)。患儿就诊时平均矫正孕周(PMA)为48.32周(范围30-周),延迟就诊与进展性ROP显著相关(P,0.)。筛查指南颁布后,ROP患儿首次就诊年龄显著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目前中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指南涵盖99.63%的新生儿,其中9.07%的新生儿GA及BW超过英国皇家儿科学院推荐水平,35.52%超过美国儿童眼科与斜视学会及美国眼科学会推荐水平。结论国家颁布筛查指南后,严重ROP患儿出生体重及孕周无变化。较成熟早产儿仍有患病。但ROP疾病认知有所提高,因ROP引起视网膜脱离比例降低,多数患儿得到及时治疗。现行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指南非常有效。
关键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出生体重,出生孕周
类别:儿童眼病
以抗VEGF为初始治疗的Coats病治疗研究
姜燕荣冯婧郑医院眼科
目的:探讨以抗VEGF为初始治疗的Coats病治疗的有效性、合理性及局限性。
方法:观察玻璃体腔注射贝伐单抗治疗(儿童与成人)Coats病的临床疗效。检测房水中不同炎症因子和血管生成因子在儿童以及成人Coats病中的表达;玻璃体腔注射贝伐单抗治疗后房水VEGF的变化。
结果:在儿童组,平均贝伐单抗注射次数为2.9次(1次-5次),其他治疗包括: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35.7%),冷冻治疗(21.4%),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7.1%),1例行玻璃体手术治疗。在成人组,平均贝伐单抗注射次数为2次(1次-3次),其他治疗包括: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60%),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20%),1例进行了玻璃体手术治疗。
在随访6个月中,比较患者治疗前和随访过程中的最佳矫正视力,发现在儿童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在6周,12周,24周随访时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P=0.,P=0.,Student’st检验)。在成人组在1周,6周,12周,24周随访时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较治疗前比较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P=0.,P=0.,P=0.,Student’st检验)。
儿童Coats病患者房水IL-6,IL-1β,VEGF的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3B期患者房水中VEGF浓度显著高于3A期患者(P=0.)。成人Coats病患者房水IL-8,IL-6,IL-1β的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P=0.,andP=0.),且房水IL-6浓度与视网膜脱离范围(钟点数)存在显著相关性(P=0.,R=0.)。成人组VEGF浓度显著低于儿童组(P=0.)。
结论:以抗VEGF为初始治疗的Coats病治疗是有效的,特别是在儿童Coats病。
关键字Coats病,抗VEGF,视力,细胞因子
类别:小儿眼底病
小儿眼外伤的流行病学特点
刘晶晶赵培泉上海交通大医院
目的:探讨小儿眼外伤的常见发病年龄,眼别,致伤原因,误诊或漏诊漏治的原因及几率.
方法:回顾性研究从2年10月至今收入我科的年龄小于16岁的确诊为眼外伤的患者共59例,并将其按照年龄分层,弄清其致伤物种类,分析误诊或漏诊的原因及其概率.
结果:59例小儿眼外伤,男孩43例,女孩16例,男:女≈3:1.左眼30例,右眼29例,右:左≈1:1.2例患儿小于一岁,1至3岁:19例;4至6岁:21例;7至16岁:17例.其中有1例初诊为FEVR,2例初诊为眼部犬弓蛔虫病,其后均修正诊断;5例遗漏眼底检查,直至牵拉性网脱,错过最佳手术时期;一例合并眼皮肤白化病。致伤物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见的是锐器.有17例患儿被家用剪刀致伤.
结论:由于儿童天性好奇且爱动,对危险认识不够,导致小儿眼外伤的致伤原因多种多样,锐器又是其中最常见的.由于男孩生性比女孩爱动,所以男孩的眼外伤多于女孩,大约是女孩的2倍,在各个年龄均有眼外伤的发生,另外由于伤后未及时认真检查眼底,导致许多眼底外伤漏诊误诊,治疗延迟,最终视力丧失严重.
类别:小儿眼底病
房水中白介素-10的水平能否监测原发眼内淋巴瘤的眼内化疗效果
常青陈秀菊江睿周旻黄欣张艳琼徐格致王文吉复旦大医院
目的:眼内白介素-10升高已作为诊断眼内淋巴瘤的辅助手段,进一步研究发现白介素-10水平与眼内肿瘤细胞数呈正相关,据此我们检测进行眼内甲氨蝶呤化疗的眼内淋巴瘤患者的房水中白介素-10水平,评价其对眼内化疗的监测作用。
方法:对于-年就诊于复旦大医院,病理确诊的原发性眼内淋巴瘤患者,并且完成了全身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后,眼内仍有肿瘤细胞侵润的8例患者进行眼内注射甲氨蝶呤(ug/0.1ml)化疗,每周2次维持2周为诱导期;每周1次维持4周为巩固期;每月1次维持10个月为维持期,时长一年。定期眼内注射前抽取0.1ml房水检测白介素-10浓度,结合眼部临床表现,评价眼内化疗效果。
结果:共计8例眼内淋巴瘤患者(4男4女)的13只眼球完成了眼内化疗方案;房水中白介素-10浓度在眼内注射甲氨蝶呤的第三针前平均溶度为±.7(pg/ml,N=11),高于第三针以后的12.41±8.3(pg/ml,N=20)(P0.05);房水白介素-10浓度在眼内化疗开始后急剧下降,随着连续的眼内甲氨蝶呤注射,稳定维持在几乎测不出水平。
结论:房水中白介素-10浓度变化反映了眼内化疗对肿瘤细胞的效果。房水白介素-10浓度可以作为眼内化疗的敏感、量化随访指标。
类别:小儿眼底病
IdentificationofNeonatalRetinopathyofPrematuritybyMetabonomicAssay
FangLu1,YangLiu2,BingLiu1,XueluXie1,BingXia2,YezhongTang2,YanZhou2
611
1.DepartmentofOphthalmology,WestChina4thHospital,SichuanUniversity,Sichuan,China611
2.ChengduInstituteofBiology,ChineseAcademyofSciences,Sichuan,China611
Abstract
Purpose:Retinopathyofprematurity(ROP)showsanincreasingtrendofmorbidityindevelopingcountrieswhereitisimpossibleforanexhaustivescreeninginprematureneonateswithregulardiagnosismethods.Wetendtofindoutiftherearesomemetabolitesand/ortheirremnantsleftevenafterROPwasdiagnosedclinically,workingasbiomarkers.
Methods:Plasmasamplesfrom12healthycontrolinfantsand21pooledROPandearlyonsetROPcases,werecollectedandusedinaseriesofmetabonomicassaysontheUPLC-ESI-QTOF-MSplatformwithoff-lineanalysesusingMassLynxandMarkerLynxXSsoftware.
Results:1)Thetwogroupscouldbeseparated权健秘方辅酶Q10心脏疾病治疗保必看去香港打疫苗值得吗史上最齐全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