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白内障什么样的宝宝会得
很多人了解到白内障或许是因为身边老年人患有老年性白内障。
其实白内障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属”,有些刚出生的宝宝也会得白内障——先天性白内障。
先天性白内障是指由于先天遗传及引起发育障碍的各种原因,如风疹病毒感染等,导致晶状体发育受到影响,在出生时或出生后1年内发生的晶状体混浊。
新生儿中先天性白内障患病率约为0.5‰,虽然不是常见的儿童眼病,但却是造成儿童失明和弱视的重要原因。
我们怎么知道宝宝有没有患先天性白内障呢?
学会了没?点击查看先天性白内障患儿图片看看宝宝黑眼珠有没有发白。
宝宝会不会目不转睛地盯着光源。
宝宝看东西的时候,眼睛是否能跟随物体移动而移动。
有关于宝宝的视力发育,大家可以点击这篇科普文→一图读懂
宝宝眼里的世界,进一步了解。
那么患有先天性白内障的宝宝,她们的家庭环境、遗传方面有什么特点呢?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刘奕志教授、陈伟蓉教授和林浩添教授领衔的小儿白内障研究团队经研究发现他们有以下特点:(如图)
如果有以下这些情况,应当在宝宝出生后1月内,进行详细的眼科检查,并依据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
1.宝宝的父母,哥哥姐姐患有先天性白内障。
2.母亲在怀孕早期有感冒史、或明确有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感染史。
3.母亲在孕期内患有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不足,营养不良。
婴幼儿出生后的前3个月是视觉发育关键期,而关键期内出现白内障,光线不能正常进入眼内,不仅遮挡婴幼儿视力,还阻碍视功能发育,引起不可逆的视力障碍,导致弱视。
也就是说,孩子如果被诊断为先天性白内障,应当依据医生建议,及时治疗,不能因为孩子小。就想着以后再治。
滑动阅读专业知识部分
先天性白内障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治疗。但并不是所有先天性白内障的孩子都需要手术治疗。
·对于非视轴区、不致密的晶状体混浊,且对视力影响不大的白内障患儿,可定期观察,酌情决定手术与否。
·对于全白混浊或位于视轴中央、混浊明显的白内障应尽早手术。
·对于白内障且明显遮挡视轴区的患儿,医院就诊,并尽早手术治疗。手术越早,患儿术后获得较好视力的机会相对越大。
老人家的白内障,经过手术后,视力能较快恢复;但是先天性白内障孩子,并不是一次手术治疗就能恢复到正常的视力状态。
小龄患儿眼球快速发育,2岁以下的患儿在行白内障手术时无法同时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为无晶状体眼状态,术后及时的屈光矫正和系统性的视功能重建更是决定患儿视力恢复的关键。术后的跟踪随访和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手术仅仅是治疗的第一步。
对于单眼白内障患儿,术后可佩戴角膜接触镜进行屈光校正,应注意小心操作、镜片卫生,避免引起眼表损伤或感染。
对于双眼白内障患儿,术后可佩戴角膜接触镜或框架眼镜进行屈光校正。在患儿2-6岁时,结合眼部发育情况,可咨询主诊医生是否适合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无论采取何种治疗方式,术后正确的屈光矫正、规范积极的弱视训练和长期随访对患儿术后视功能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END
审核:林铎儒编辑:牟晏莹
有声科普主播:蔡沁妤
审定:林浩添
EYE科普点横幅/在看给我们加个鸡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