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6人患先天性白内障兄妹爱尔眼科术后首
彭水县三义乡弘升村距离彭水县城多公里,今年49岁、因病重度残疾的龚国海一家就住在村子里一个偏僻的山坳中,由于家庭贫穷,其岳母宿祖秀一家也寄宿在他家,几间破烂的木质房屋里,硬生生的挤下了10口人。这10人当中,包括龚国海岳母、妻儿6人在内,都是先天性白内障患者。假如没有后来慈善机医院介入,这一家人,也许还会一代一代地重复着相似的悲剧。
一家6人患先天性白内障,生来未见光明
龚国海的岳母宿祖秀今年已经61岁,自出生就没有视力,从未感知过光亮。幼时因为家庭贫穷,医院检查病情,这一拖就是61年。没有文化、不明眼疾病情的宿祖秀20岁时生下女儿李应秀,没过几天宿祖秀丈夫就发现女儿李应香对光线也没有任何反应,全家在绝望中将女儿抚养长大,后嫁给同村贫苦农民龚国海。因无其他人照料,宿祖秀的丈夫离世后她就搬来山坳和女婿一家同住,龚国海细心的照顾着看不见任何东西的岳母和妻子。
婚后不久,妻子李应秀生下女儿龚永芬,噩梦再次降临在这家人头上,龚永芬生下后对光线没有任何反应,她也是个先天性盲人。龚国海夫妻俩感叹命运不公的同时仍然寄希望在下一胎能生个正常的儿女,可是天不遂人愿,二女儿龚永琼、儿子龚永开、小女儿龚永芝无一例外的都是先天性盲人。自此,家中当家的男人龚国海,拖着病痛致残的身体,每日在贫瘠的土地辛勤耕作,换来的粮食勉强能让家中数人吃饱,至于其他,他没有力气去想。
爱尔眼科专家赴彭水初诊,小兄妹重庆接受检查
当地爱心人士在了解到龚国海一家的情况之后,联系医院,这是一家专门治疗眼科疾病、医院。“对于年龄在14岁以下的儿童,手术治疗先天性白内障加上后天的弱视康复训练有望让这几个孩子做到生活能够自理。”医院白内障治疗专家刘真对龚永开等人的病情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随后,医院白内障专家刘真医生等名医护人员第一时间驱车10小时前往彭水县三义乡弘升村龚国海的家中对患先天性白内障的患者进行了初步诊疗,接着,龚国海年龄最小的女儿龚永芝和儿子龚永开被接到重庆,在接受全方位检查之后,他们将接受手术。
医院院长亲自操刀,攻克难关手术获成功
10月17日,医院方面的全面仔细术前检查后,医院陈茂盛院长亲自主刀为龚永开和龚永芝兄妹俩实施了白内障摘除手术和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历时近3小时,目前二人恢复良好,视力分别已达0.12和0.1,生活能够自理。
“看,看,那个黄车车又被堵起了”这是妹妹龚永芝在术后首日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因为患先天性白内障,出生之后就从未见过光明,这次成功手术拆线后是第一次睁眼看到这个美丽的世界,年仅11岁的她充满了各种好奇,除了吃饭的时间,龚永芝全程趴在病房的窗户上看楼下的出租车因为红绿灯等原因走走停停,黄色也是她能正确识别的几种颜色之一。
“兄妹俩运气真好,一是遇到了好心人,二是手术近乎完美”医院陈茂盛院长介绍,因为兄妹俩眼内白内障钙化均较为严重,延误治疗的时间太长,手术难度相对较大,但手术非常成功,术后第二天测试视力时,哥哥龚永开从完全见不到光到视力值达到0.1,妹妹龚永芝也从完全见不到光到视力值达到0.12,专家还介绍,后期经过科学持续的弱视回恢复训练,兄妹俩的视力还可以提升。
志愿者拍摄的龚国海一家,重度残疾的龚国海一家有6口人身患先天性白内障。
入院后,龚永开一直比较紧张,他说想着进手术室,既害怕又欣喜。
院方为兄妹俩配上了视力矫正眼镜,他们已经可以正常进入普通学校学习。
兄妹俩在鱼缸面前久久驻足,对于他们来说,这个世界远比他们想象中精彩万倍。
慈善机构代表龚国海家人制作了锦旗送给院方。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