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眼内炎 > 眼内炎危害

这4类糖尿病眼病如何防治中国专家共识更新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急速攀升,与此同时,由糖尿病引发的眼部并发症也与日俱增,它可造成患者视力减退,并最终导致失明。糖尿病相关眼病严重影响着我国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其规范化管理需要内分泌科医师与眼科医师密切合作又各司其职,加强对其全面认识与综合管理意义重大。

近日,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对年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治专家共识》作出补充更新,制定了《糖尿病相关眼病防治多学科中国专家共识(年版)》。

相较于年版共识,年版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基础上新增了糖尿病性白内障、糖尿病性角膜病变、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三部分内容,但是就篇幅而言,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仍占据较大比例,相关内容也进行了增补。本文对更新内容进行整理,以期对相关医务人员有所帮助。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

要点提示:

1.青春期前诊断的1型糖尿病(T1DM)患者在青春期后开始检查眼底。青春期后诊断的T1DM患者建议在病程5年内必须进行第1次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筛查。T1DM患者开始筛查DR后建议至少每年复查1次。

2.2型糖尿病(T2DM)患者应在诊断后尽快进行首次全面眼科检查。

3.无DR者至少每1~2年复查1次,有DR者则应增加检查频率。中度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每3~6个月复查1次。重度NPDR患者及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应每3个月复查1次。中度及重度PDR应由眼科医师进行进一步分级诊治。

4.良好地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可预防或延缓DR的进展。

DR流行病学新增内容

至年我国DR流行病学数据的Meta分析,对我国六大地理区划进行横向比较发现,西北地区DR患病率最高,其他按降序排序依次为东北地区、西南地区、华北地区、中南地区和华东地区。

另新增DR危害与发病机制,此处不再详述。

DR的危险因素

高血糖是DR或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也是关键可改变的危险因素。DR诊断后,高血糖对DR的预测价值优于病程。这提示,高血糖无论在DR发生还是病情进展过程中均起着关键作用,而且是可干预、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DR的筛查与转诊

DR筛查方法新增:常见评估工具及应用推荐见表2

*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需要监测眼压,尤其需要排除虹膜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发生和发展。

*强调人工智能(AI)在DR的筛查和分级诊断方面展现出的巨大潜力。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首次批准AI算法(IDxDR)用于DR筛查和诊断,IDxDR在测试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2%和90.7%,这一结果是AI在眼科领域应用的里程碑事件。

*至年,AI算法不但能诊断DR,还能根据严重程度具体分级,将其分类为无或中、重度或危及视力的DR。

*目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AI产品是相对成熟的医疗人工智能产品。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年8月首次批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辅助诊断产品,拥有医疗器械3类证。

DR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分期

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管理是根据DR病变的严重程度和DME的存在和类型进行描述的。本指南采用最新的临床分级标准:美国眼科学会年发布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国际临床分级标准》(表3,4)。

DR的预防和治疗

健康教育、代谢紊乱的控制(血糖管理、血压控制、血脂调节)、抗血小板治疗均未有明显改变。

(1)改善微循环、抗氧化应激治疗

羟苯磺酸钙联合激光及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也有获益证据,在DR中晚期,羟苯磺酸钙联合激光或抗VEGF治疗,可改善血流动力学、降低黄斑厚度、降低视网膜新生血管荧光素渗漏面积,进一步保护残存视功能。

(2)中医中药治疗推荐更加明确:

芪明颗粒、复方丹参滴丸等中药对DR有治疗作用,芪明颗粒及复方丹参滴丸均已获批T2DM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适应证。

(3)眼科治疗更加详细:

激光光凝术: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是治疗DR的重要手段,分为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RP)、黄斑激光光凝等。

*激光光凝术是高危PDR患者及某些严重NPDR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激光治疗的目的是减少视力进一步下降的危险,尽量保全视功能。

*高危PDR患者应迅速施行PRP治疗。

*轻度及中度的糖尿病黄斑水肿,视网膜增厚或硬性渗出未累及黄斑中心凹,建议行黄斑激光治疗。

*NVG患者在积极控制眼压的同时,如在角膜、晶体、玻璃体等屈光间质透明的情况下要尽快完成PRP治疗。

*对屈光间质浑浊的NVG患者可行视网膜、睫状体冷冻治疗或房角激光治疗,或联合其他抗青光眼治疗手段。

玻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药物

*目前临床常用抗VEGF制剂包括雷珠单抗、阿柏西普和康柏西普。

*玻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适用于威胁视力的DME。

玻璃体腔内注射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局部应用也可用于威胁视力的DR和黄斑水肿。

*采用玻璃体腔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要考虑高眼压和白内障形成的并发症。

玻璃体切除术:

*适应证:不吸收的玻璃体出血、增生性DR纤维增生膜、视网膜前出血、视网膜被牵拉以及牵拉导致的视网膜脱离、牵拉孔源混合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出血合并白内障、玻璃体出血合并虹膜新生血管等。

*对于DME患者,黄斑前膜和玻璃体黄斑牵引导致的黄斑水肿应考虑玻璃体切除术,无牵引的持续不吸收的黄斑水肿也可以考虑玻璃体切除术,但要考虑视力下降的风险。

(4)妊娠合并DR的治疗

强调,越来越多研究开始

转载请注明:http://www.fkdgq.com/ynywh/145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