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与中医九种体质
近年来,由于精神心理问题而引发的恶性事件频频发生。在造成自杀行为的心境障碍性疾病中,抑郁症首当其冲。
现代医学发现,
该病的发生除了与遗传、性别、年龄、
季节、负性生活事件等有密切关系外,
在不同地区、不同职业人群中的发病率也不尽相同。
祖国医学认为,
遗传、性别、年龄、地域、职业等因素
使得人们具有了不同的体质特征,
而体质不仅决定着机体对疾病的易感性,
还常常影响着证的形成,成为“隐性阶段的证”。
对抑郁症患者只有早发现、早治疗,
建立一个完整的预防医疗体系,
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该病带来的危害。
对于易感体质者提前做出干预,
将能有效降低抑郁症的发病。
说到抑郁症患者的易感体质,
大多数人第一反应一定是气郁质,
可能是因为气郁质给人的感觉
就是每天闷闷不乐,
好像很容易抑郁的样子,
那么真的是这样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先来看一下抑郁症常见的证候有哪些呢?
抑郁症作为一种以心情低落、主动性降低、思维迟缓以及兴趣降低等精神运动性迟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心境障碍综合征,其病因可涉及心理、生物和社会因素等多方面。
中医学在治疗抑郁症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有研究从抑郁症患者表现出的临床症状入手,借助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以及统计学手段针对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症状与中医9种体质的关系进行探讨,对中医证候与西医诊断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如下
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的;中年人发病率显著高于青年患者的和老年患者的;中医体质主要集中在气郁质、气虚质、阳虚质这3种中医体质类型中。
不同中医体质抑郁分型之间的关系抑郁分型为重型、亚临床型、轻型、恶劣心境。
抑郁症患者的9种体质之间的比较:
在重型抑郁症患者主要集中在气郁质、气虚质、阳虚质类型中。在亚临床型抑郁症患者主要集中在气郁质和气虚质中。
在轻度型抑郁症抑郁症患者主要集中在阳虚质和气郁质中。
在恶劣心境型抑、郁症患者主要集中在气虚质和气郁质中。
但是总的分析,中医体质主要集中在气郁质、气虚质、阳虚质这3种中医体质类型中。
中医体质分类
体质是由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所形成的、个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方面所固有的、相对稳定的特性,与心理性格具有相关性。
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定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将体质分为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特禀质、气郁质、平和质9个基本类型。
阳虚体质者易出现情绪低落,兴趣下降等临床表现。
阴虚体质者主要以肾阴虚为主,多见于老年人,出现情绪低落,兴趣降低,悲观失望以及意志减退等脑神经机能下降等临床表现。
气虚体质者平时易肢体疲乏、气短懒言、出汗、头晕、健忘、毛发不华、性格内向、胆小、情绪不稳定、不喜冒险。
痰湿体质者常见体形肥胖、身重不爽、痰多、多汗、容易困倦、小便不多或微浑、大便正常或不实。
血瘀质者体内的血液运行不畅,可以导致心神失养,患者出现神志改变。
特禀体质者由于先天禀赋不足、环境以及药物因素而具有特殊的心理和形体特征,在临床表现和发病倾向方面具有诸多差异。
气郁体质者,长期气机郁滞而形成的性格内向不稳定,忧郁脆弱,敏感多疑的状态,气郁与肝主疏泄的功能关系密切。
抑郁症与中医体质
抑郁症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主要集中在气郁质和气虚质这两种类型中。这两种体质类型的患者由于气的推动和运行障碍,从而影响脏腑经络和形体官窍的功能活动,进而影响人体的精神情志活动,因此抑郁症的发病和中医体质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肝气郁结证是抑郁症的基础证候,其形成原因主要是抑郁情绪持续不解,肝失疏泄,气机郁滞。西医学将抑郁分为重型、亚临床型、轻型、恶劣心境,且不同中医体质的抑郁分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重型抑郁以气郁质和气虚质为主,而痰湿质和特禀质的抑郁分型为重型抑郁的发病率最低。从而证实气郁质人群易产生体内局部或全身气机不畅,当遭遇情志刺激等因素时,容易导致气机郁滞,引发抑郁情绪。
综上所述,抑郁症患者疾病及分型与中医体质存在一定的关联性,“气积而郁、气虚而郁”可能是主要的原因,而气的推动和运行障碍是形成抑郁症患者中医相应证候的病理机制。
参考文献:[1]杨焕新,于艳红,乔明琦.抑郁症与中医九种体质的关系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31(06):-.
他经典内容,可以自行搜索。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