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雨生教授疫情下,一例罕见病的诊疗思考
北京中科白癜风康复明星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8033460647245083&wfr=spider&for=pc编者按:眼病诊断亦需要“大局观”,有时全身病史或查体会提供不一样的线索和思路,辅助临床医生查找病因,明确诊断。COA会议上,空军(第四)医院、全军眼科研究所王雨生教授分享了一例罕见病的诊断过程,可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目了然?仅见一斑?
年2月,一例31岁的男性因“右眼视物变小2月”就诊于我院眼科。3年前曾就诊于外院诊断为“右眼黄斑病变”,给予“营养神经”治疗(具体不详)。否认家族性遗传疾病及传染病史。视力:右眼0.8,矫正不提高,左眼1.0;眼压:右眼9mmHg,左眼12mmHg;右眼前节未见异常,玻璃体可见少许细胞,视盘颞上方一处2×1.5PD大小灰白色团块状隆起病灶,边界不清,周围血管略迂曲,病灶大部分位于视网膜血管层上方(见图1),黄斑中心凹光反射欠清;左眼未见明显异常。图1.右眼眼底彩照患者既往体健,无特殊疾病史,眼底病灶呈灰白色、边界不清,据其描述3年间未出现快速变化。对于以单眼视力下降伴眼底结节为特征的患者,首先考虑常见疾病中如感染性、炎性、发育性或肿瘤性疾病,其中感染性或炎性疾病可能性更大。上下求索,初现端倪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扫描显示对应病灶处视网膜局部隆起增高,内部结构紊乱,反射不均匀增强,外界膜、椭圆体带似有中断,黄斑区视网膜层间可见少许囊腔;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fluorescenceangiography,FFA)显示右眼病灶早期呈椭圆形弱荧光,可见内部毛细血管样结构,晚期病灶总体仍呈弱荧光,但其间出现少许点状强荧光,同时病灶、视盘及黄斑周围均呈弥漫性的强荧光,为渗漏表现(见图2)。图2.A示右眼OCT;B示右眼早期FFA;C示右眼晚期FFA追昔抚今,更显扑朔
与3年前资料相比,患者病灶大小略有扩大,边界更加模糊,透明度有所降低,且病灶与黄斑间距离缩短,黄斑中心凹附近毛细血管扩张也更明显;OCT对比显示病灶隆起高度略有增加,内部更为致密;FFA中病灶周围晚期荧光素渗漏范围较前明显扩大(见图3)。图3.A示病灶彩照对比;B示病灶OCT对比;C示病灶晚期FFA对比综合以上进一步检查,似乎更有理由怀疑患者右眼视网膜结节的性质为炎性或感染性。王教授为明确病因完善了全身排查,但眼内液检测、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抗原(T-spot)、胸部CT平扫、病毒十项等检查结果均为阴性,不支持上述思路。以点破局,明察秋毫
患者复诊时无意间摘下了口罩,其颜面部散布大量细小的淡红色丘疹成了新的突破口。王教授进行了更具针对性的全身检查,首先发现患者小腿及腰背部皮肤存在多处大小不均的色素脱失斑;其次头颅MRI提示右侧脑室前角、额叶及枕颞叶均存在占位,腹部MRI提示存在双侧肾囊肿;进一步详细询问病史,家属回忆患者幼时曾有数次抽搐史。得到这些证据后,再次复查OCT,除已经发现的右眼视盘颞上方大病灶外,详细扫描眼底后发现了双眼多处隐匿性的小结节(见图3)。图3.A示颜面部血管纤维瘤;B示皮肤色素脱失斑;C示双眼多发隐匿性结节根据年提出的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sclerosis